相关文章  
  • 郭守敬
  • 郭永怀
  • 金善宝
  • 黄昆
  • 黄摩西
  • 黄祯祥
  • 皇甫谧
  • 黄道婆
  • 黄汲清
  • 黄家驷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何承天<%=id%>

    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447)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天文学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生于东晋海西公太和五年。他博学多才,曾在南北朝的宋朝任著作佐朗和太子率更令等官职。他继承了舅父徐广40余年对日月五星的观测记录和研究资料,又继续研究了40余年。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创《元嘉历》。此历于元嘉二十二年颁行,行用到梁亡(公元509年)。当时的历法采用平朔来排历谱,因此,日食常发生在晦日或初二。何承天提出应该不用平朔而用定朔排历谱,使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望。这种方法受到墨守成规者的反对。古代历法所使用的“上元积年”计算繁琐,何承天创近距取元,在推算五星时各设不同的历元,简化了计算。他发明调日法,依据下面的不等式:

    an+cm
    a/b>------->c/d
    bn+dm


    式中:a、b、c、d、m、n均为正整数。例如,何承天为求与观测密近的朔望月数据,选取26/49为其日,以下余数部分的强近似值,取9/17为弱近似值。他认为取n=15,m=1,则

    26×15+9×1 399
    ------------= ----
    49×15+17×1 752

    399
    为最符合他的观测结果,即《元嘉历》的朔望月长度为29--- 日。调日法为后世广泛采用。
    7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