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斯潘塞
  • 斯塔林
  • 斯托克斯
  • 斯旺
  • 汤姆孙(Thomson JJ之子)
  • 特拉弗斯
  • 特里维雪克
  • 图尔特
  • 塔耳波特
  • 斯科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索迪<%=id%>

    化学家
    索迪(Soddy,Frederick)
    英国化学家。1877年9月2日生于苏塞克斯郡伊斯特本;1956年9月22日卒于苏塞克斯郡布赖顿。
    索迪在牛津大学求学,1898年毕业,1899年来到加拿大,在麦克吉尔大学在E.卢瑟福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卢瑟福对放射性裂变作出了解释。他们提出(博尔特伍德也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从铀或钍开始,当它们放出一个亚原子粒子时,它们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这种新元素继续分裂下去,直到形成铅为止。现在已知的有三种这种连续性分裂。第四组也是可能有的,尽管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索迪的研究工作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在实验室内这类裂变被创造出来了。
    1902年索迪回到英国,同冉赛一道工作。后来他证明了放射性变化的另一个方面,他用光谱证明了氦就是在铀裂变过程中形成的。
    在放射性裂变过程中,大约有40个到50个不同的元素被检测出来(根据放射性质的差别来判断),而在周期表的末尾能安排这些元素的位置不超过10个或12个。但凡可能,没有哪个化学家想摒充门捷列夫的这个极为有用的表,因此必须找出某些方法,以便容纳这些大量的中间产物。
    索迪认为放射性变化中产生的不同元素可以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而在1913年他把这些元素叫做同位素,这个字的希腊语的意思是“同样的位置”。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认为放射出1个α粒子使得这个放出粒子的元素变成原子序数减2的新元素,那么每个同位素的位置都可以找到。放射出β粒子则使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1。按照这样的方式,所有放射性中间物的位置都可以安排。
    过了不几年,人们已经十分清楚地知道,同位素实际上是单个化学元素的不同变体。同位素的原子核质量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放射性能(因为这一性能取决于原子核的性质)。另一方面,某一特定元素的所有同位素在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因此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为这些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电子数及电子的分布。
    1914年索迪以十分确凿的事实证明,铅是由放射性中间产物转化而来的最终的稳定产物。(博尔特伍德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在10年以前)。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含有铀或钍的岩石中所发现的铅,同非放射性岩石中所发现的铅,其原子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已由理查兹清楚地给予了证明。铅的不同样品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这点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同位素的原子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却是相同的。
    在其后五年里,J.J.汤姆孙,特别是阿斯顿指出,许多元素具有同位素,它们既不是放射性的又不是由放射性所形成的。
    由于索迪发现同位素,1921年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在这前两年他接受了牛津大学的教授职务,他留在该校一直到1936年退休。他由于妻子逝世的伤痛,在年岁还不太大时就退休了。他的退休也由于他在牛津大学的人事关系弄得不好,他不是一个圆滑的人。举例来说,他对于奇特的经济理论,象索尔维所主张的专家*,他是一位坚定的信奉者,而且就这个题目写了调子激进的著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