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波格森
  • 波普
  • 贝茨
  • 贝克
  • 贝利
  • 贝利斯
  • 贝特森
  • 贝叶斯
  • 倍利
  • 比德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贝塞麦<%=id%>

    冶金学家
    贝塞麦(Bessemer,Sir Henry)
    英国冶金学家。1813年1月19日生于哈福德郡的查尔顿;1898年3月15日卒于伦敦。
    贝塞麦从青年时起就在各种发明中显示了他的才能。不到20岁,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冲压法,英国政府很快便采用,但未给年轻的贝塞麦什么奖赏。从那以后,贝塞麦就比较小心地寻求专利保护。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明对俄国之战)时期,贝塞麦集中精力从事于发明一种新型来福式射弹,它可以在飞行的同时自身旋转,因而可以保持一个更为稳定的弹道。大炮上装用这种炮弹,可以发射得更远更准确。
    英国陆军部很保守,对他的发明不感兴趣,于是贝塞麦拿着他的发明找英国的盟友法车(贝塞麦是法国人的后裔,他父亲是在法国革命爆发时移发到英国的)。
    拿破三世对他的试验很感兴趣,并鼓励他做试验。然而他的这个炮弹头必须要在大炮内装得很紧,否则火药产生的膨胀气体会从这个弹头旁边漏过去,使弹头失去了使它旋转的力量。一个法国大炮专家嘲笑的指出,大炮内必须要有较大的压力,这就很可能使这个武器*,没有杀伤敌人,反倒毁来了使用武器的人。
    贝塞麦感到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于是着手研制一种有足够强度的铁,用来制造威力巨大的大炮。显然,他所需要的正是钢。但是钢在当时极为昂贵,实际上成了一种珍贵金属。
    从炼铁炉炼出的铁是“生铁”,含碳很高。这种铁极硬但很脆。生铁中的碳,费很大力气排出后则形成一种可说是纯的“熟铁”。这是一种韧性铁(一点也不脆),可以把它锻打成任何形状,但是它很软。
    含碳量介于熟铁和生铁之间的钢,既坚硬又有韧性。炼钢所遇到的困难是,需得先将生铁变成熟铁,然后再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碳。
    贝塞麦思考了将生铁变成熟铁的方法。为了炼出熟铁,他把经过仔细称量的铁矿石加进生铁中,再将此混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此时铁矿石中的氧原子则与生铁中的碳原子化合而生成一氧化碳,此气体逸出而被烧掉,留下的就是纯铁。
    除了利用铁矿石(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还有没有别的加氧方法把碳烧掉呢?为什么不能利用鼓风直接通氧呢?一些反对的意见认为冷空气会使铁水冷却、凝固,从而使整个冶炼过程停止。
    贝塞麦不听这些,坚持做了试验,他发现事实和他们的意见正好相反。鼓入的空气将碳烧掉,燃烧的热不仅可以保持铁呈熔融状,而且确实提高了铁水的温度,因而不需要外界的燃料。贝塞麦发现把冶炼过程进行到适当的时候就停下来,钢就炼好了,用不着经过熟铁阶段,也用不着花钱买燃料,而只需要用他从前做实验用的费用的一部分即可炼出钢来。
    1856年他宣布了他的这一发现。一些炼铁者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投资营造“鼓风炉”,不幸事情出了漏子,他们炼出的钢质量很差。贝塞麦遭到了痛斥,说他是骗子。于是他重新进行了试验。
    原来,在他的最初试验中,用的是不含磷的矿石,但那些炼铁者用的是含磷的矿石。矿石如果含磷,贝塞麦的方法就不能用。贝塞麦声明了这点,但炼铁者怕再上当,没有听他的。因此,贝塞麦借来了钱,于1860年在谢菲尔德建立起他自己的炼钢厂。他从瑞典进口了不含磷的铁矿石,开始以竞争价格的十分之一出售他的优质钢,没有几年他富裕起来,使那些炼铁者看到了他的论点的力量。
    1879年他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就在那年,他提醒英国政府,他们在沿用他发明的那种冲压法而未付酬劳。英国政府未付给他什么报酬,只是通过授予他爵位而承认他的提醒是合理的。
    以贝塞麦和他的一些后继人(如西门子*,他进一步改进了炼钢过程)为起点,开始了生产廉价钢的。喧就意味着远洋巨轮、钢骨架的摩天大厦、巨型吊桥的到来。贝塞麦并没有发明钢,但他却使得每个人都用上了钢。
    后来,还有圣克莱尔·德维尔*也仿效贝塞麦那样,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活动,其目 的在于生产出一种与钢性质量为接近而具有竞争力的金属。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