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洛奇
  • 塞梅耳维斯
  • 勒纳
  • 尼曼
  • 维格纳
  • 伽柏
  • 阿姆巴楚米扬
  • 诺伊曼
  • 齐拉特
  • 圣乔其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贝克西<%=id%>

    物理学家
    贝克西(Békésy,Georg von)
    匈牙利-美国物理学家。1899年6月3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72年6月13日卒于夏威夷。
    贝克西是一个外交官的儿子。他曾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学习,1920年毕业,随后入布达佩斯大学继续深造,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贝克西几乎用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从事匈牙利电话系统的声学研究工作。同时他又在布达佩斯大学担任教学工作。
    贝克西的工作未曾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战后,苏联军队占领了这个国家,他认为再在匈牙利住下去是不明智的,便于1946年瑞典,1947年来到美国,并在哈佛大学工作至今。
    他设计了一台用于测量听觉功能的听力计。同时,他还提出了有关听觉的理论,从而替代了首先由亥姆霍兹提出的理论。
    最关键的听觉组织是内耳的一个盘涡状管,通常称为耳蜗。耳蜗由基膜分成两部分。
    整个基膜由两万四千多根并行的纤维构成,这些纤维顺着耳蜗的纵向渐渐展宽。
    亥姆霍兹认为,每根纤维各有它固有的振动频率,并只能对该频率的声音有所反应。声音是由各种频率的基本振动混合而成的,因此每个声音就激励起某些纤维的同时振动。各个振动着的纤维把神经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和分析,便感觉到这个具有一定音调、响度和音品的声音。
    然而,贝克西用一个人工系统(完全仿造耳蜗的基本结构)仔细地做了实验,发现声波通过耳蜗内的液体时引起基膜象波动一样的位移。这就是大脑接收到的并进行分析的波,基位移也是按音调、响度和音品变化的。
    鉴于这个结果,1961年贝克西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成为在这个学科范畴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物理学家。(他还有两个医学学位,不过都是名誉学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