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鲍耶
  • 希帕蒂娅
  • 勒纳
  • 贝克西
  • 冯·卡门
  • 戈德马克
  • 伊诺皮迪兹
  • 芝诺
  • 佐西默斯
  • 希拉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id%>

    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希腊哲学家。公元前384年生于希腊北部斯泰吉拉;公元前322年卒于哈尔基斯(在爱琴海的优卑亚岛,即今埃维厄岛上)。
    斯泰吉拉的内陆地带是马其顿的半希腊王国,亚里士多德的家庭与这关系密切。例如,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曾任马其顿国王阿名塔斯二世的宫庭医生。亚里士多德自幼丧双亲,由他家的友人扶养。传说他说话口齿不清,还象个*。
    亚里士多德十七岁时到雅典受高等教育。柏拉图*从锡拉古回来后,年青的亚里士多德进了柏拉图学园,他在这里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为柏拉图学生中最有声望的一名。柏拉图称他为“学园的智慧”。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与世长辞,亚里士多德离开了学园。他说离开学园的理由是他不同意学园日益强调数学和理论而削弱哲学趋势的做法。然而可能使他不愉快的是柏拉图临终前指定他的一个很不出众的侄子作为继承人,忽视了亚里士多德的功绩。那时雅典和马其顿处于敌对状态,而亚里士多德很可能因被视为亲马其顿派而深感不安,这也是事实。
    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出外旅行是上策,他希腊各地特别到小亚细亚旅行。他在那里结了婚,并致力于生物学和自然历史的研究,后来成为他的主要爱好。
    公元前342年他被召回马其顿。当亚里士多德在学园时,阿名塔斯二世之子菲利浦二世已成功地继承了王位,这位国王随即要求他父亲的医生之子回到宫庭,目的是要给他十四岁的儿子亚历山大安排一名教师。亚里士多德在此任教数年。亚历山大后来成为征服波斯的亚历山大大帝,由此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了这位伟大思想家如何教育这位古人最伟大的勇士的情景。
    公元前336年菲利浦二世被暗杀,其子亚历山大三世继承了王位。他对学习没有进一步要求,故亚里士多德次年离开马其顿回到雅典,与此同时亚历山大以大规模的征服行动继续侵略波斯王国。亚里士多德的侄子凯勒斯塞尼斯跟随着亚历山大,但在公元前327年凯勒斯塞尼斯被日益权迷尽窍的君王处以死刑。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从前的学生没有很大影响。
    同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了他自己的讲学所,名叫“学园”,那是因为他在阿波罗·莉凯厄斯(阿波罗,狐狸神)庙宇附近的大厅讲过课而得名。此学园当当时还称为“逍遥学园”(意为“漫他学园”)因为亚里士多德有时有学园一边漫他,一边给学生讲课。他还集存了一批手稿,这就是早期“大学图书馆”的范例,正是这所图书馆成为后来巨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中心。
    该学园在亚里士多德指导下搞得十分出色,重点放在自然哲学上。然而公元前323年传来了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去世的消息。由于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曾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害怕雅典的一股反马其顿的反动潮流给他招惹麻烦。果然他们对他提出了“不敬神”的控告。亚里士多德不想忍受苏格拉底*的命运,他说他不能容许雅典第二次犯反哲学的罪,所以他深谋远此地到他母亲的故乡哈尔基斯去隐居,次年在那里逝世。
    亚里士多德的演讲收集起来近一百五十卷,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知识的百科全书,其中许多代表了亚里士多德本人的独创思想和见解,内容不完全局限于科学,因亚里士多德还研究*、文艺伦理学。被认为是他留传下来的著作总共约五十本(当然不是全部可靠),数量仅次于柏拉图。
    他的这些著作之所以能够留传下来,要归功于一次幸运的机会。他的许多手稿是在公元前约80年由罗马苏拉将军的军队在小亚细亚一深坑里发现的是,后来带回罗马复制下来。尽管亚里士多德在数学领域并未享有盛名,但就在这方面,也可以认为他有值得一提的地方,因为他是逻辑学系统研究的实际创始人,而逻辑学与数学紧密相联。他用大量令人满意的详述发展了说理的技巧,由叙述到作出必要的结论,从而论证了思路的正确性。他的这套说理方法一直没有很大变化,直到十九世纪才由布尔*发展成符号逻辑学,它不仅在精神上而且还在形式上将逻辑学转变为数学的一个分支。
    亚里士多德最为出色的科学著作是在生物学广大,。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观察家。他对各种动物进行分类并加以排列分等,这项工作吸引了他。他用这方法研究了五百多种动物,并解剖了近五十种。他的分类方法是例题的,其中某些分类符合现代的认识,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对海洋生物特别感兴趣,观察到海豚通过叫胎盘的特殊组织供给胎儿营养以使其生长。其它鱼类都不这样,而哺乳动物皆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将海豚归入兽类,而未归入海洋鱼类。然而他的后继者都未能跟上他,生物学家花了两千年才在这方面赶上亚里士多德。最后是苗勒*在这方面证实了他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还研究了胎生的鲨鱼,小鲨鱼一出生就是活着的幼仔,但却没有哺乳类的胎盘。
    他还观察到电鱼具有猛击其捕获物的奇特能力,当然,他对这种鱼对付捕获物时使用的电击一无所知。偶尔他也犯有错误,例如,他否认植物也分雌雄性。一直到经过一千九百年以后阿尔皮尼*才纠正了他这一错误。
    在他把生物分为等级的概念形成后,他便毫无阻地识到,动物表现出一系列发展的变化,即一种进化。其它的希腊哲学家沿着这方向进行了类似的探索。然而除了对关于能引起进化演变的依赖的自然机械论的知识外,这类理论总是变得十分神秘。关于进化的例题的理论问题,一直到亚里士多德二千二百年,达尔文*才予以解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小鸡胚胎的发育和复杂的牛胃,他断然提出没有动物既有长牙又长有角的,单蹄动物都不长角。但有时他的直觉把他引入歧途。他认为心肝是生命的中枢,又认为脑子是血液的冷却器管。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远不如在生物学上的人,也许因为他过于柏拉图式了。他接受了欧多克的大,也许因为他过于相提并论拉图式了。他接受了欧多克斯*和卡利普斯*的天球体学说,并还作了进一步补充。使球体总数达到54,好象他认为球体都是真正自然存在的,然而欧多克斯也许认为球体是进行计算的假设手段。如同我们看待画在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亚里士多德还接受了恩培多克勒*的四大元素说,但他只把它们限于地球本身。他认为有个第五元素“以太”,它是一切天体的组成成分。
    这条推理思路使他同意毕达哥拉斯的观点,认为天地是受两个不同体系的自然规律支配的,地球上的一切东西是可变的、污浊的,而天上的一切是永恒的、不变的。地还需上的四个元素各有其归宿,而运动就是要达到其归宿所作的一种努力。土居于中心,水在其上,空气又在水之上,火则在地球上一切物质的最高处。所以,主要由土构成的一物体,例如岩石,如果悬浮在空中就会落下,而水下的气泡则向上运动;又如雨则下落,火则上升。
    亚里士多德似乎还认为,一物体越重,就越急于找到其归宿,因为重就是急切返回的体现。所以一较重物体下落的速度比另一较轻的为快。(一千九百年后,这问题经伽利略*再度考虑,导致出重要的结论。)
    另一方面,天体运动则并不企图寻找任何归宿,只是一种稳定、永恒、均匀的圆周运动。
    很明显,尽管亚里士多德是个严密的观察家,但并不是一个实验者。虽然他注意到岩石下落速度比羽毛快,但他并不想作一不同重量岩石下落的观测。此外,他和所有其它古代学者一样,都未能对精确的(定量)测量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执拗,还因为古代使用仪器确实处于雏形状态,几乎没有进行精确明确方法。特别是他们不能精确度量小单位的时间,这一缺陷一直到两千年后惠更斯*时代才得以弥补。
    亚里士多德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这使这种见解在整个古代和中古代抬不起头来。另一方面他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提出了至今仍然有效的推理方法。最有力的论点就是当你走到北方时,就会看见新的星星出现在北方地平线,而原来的有些星星则消失在南方。如果大地是平的,那么在地球表面的任一点都能同样看到所有的星星。正因为亚里士多德支持这观点,这种观点才能在随后最黑暗的日子里流传下来。
    在亚里士多德隐居期间,该学园由他的朋友、学生提奥夫拉斯图斯*领导,此后由斯特拉托*领导,亚里士多德学园在他们领导下一直是一支有活力的进步力量。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在古代的影响从未像柏拉图的那么大。,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可能在他去世后几个世纪内都未能出版。罗马失败后,他的大部分著作在欧洲都丢失了(只有他关于逻辑的著作《工具论》保留下来),而柏拉图的大部分著作都留下来了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留传在阿拉伯人中间,他们对这些著作给以高度评价。
    后来,基督教欧洲人从阿拉伯人手中重新获得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十二、十三世纪译成拉丁文。从此,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取代了柏拉图,他的论点几乎逐渐被认为是怎样的。奇怪的是,即使是亚里士多德的最不正确的论说,似乎都最易被接受,这就成了灾难? 这不能责备亚里士多德,他本人并不是盲目服从权威的信徒。然而这种过分的奉承在经过多年以后,他就变成了谬误的象征,十六、十七世纪发生科学革命时,最初取得的胜利就是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因此几百年来,亚里士多德几乎被看作是科学之敌。而实际上,他真是一位不朽的伟大科学家,甚至连他的谬误也是出于理性的。有人在很多世纪以后仍坚持以亚里士多德的名义讲话,对于他们这种顽强的正统观念谁也不能责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