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丢番图
  • 厄拉多塞
  • 恩培多克勒
  • 毕特阿斯
  • 波赛东尼奥
  • 埃拉托色尼
  • 菲洛劳斯
  • 德谟克利特
  • 狄奥斯科里迪斯
  • 狄西阿库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柏拉图<%=id%>

    哲学家
    柏拉图(Plato)
    希腊哲学家。公元前约427年生于雅典;公元前约347年卒于雅典。
    这位雅典贵族的原亚里斯多柯斯。在他就学期间,他接受了人们给他起的绰号柏意为“宽广”),名因他的肩宽而得。(他不是以绰号著称的唯一伟人,罗马的演说家西塞罗为另一例。)
    柏拉图早年曾从军,并有*野心。然而他从未同情过雅典的民主,所以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参与其政府。他是苏格拉底*的忠实追随者,到公元前409年成为他的门徒。公元前399年民主派把苏格拉底处以死刑对他是一致使打击。他随即离开雅典,他认为要到“国王都是哲学家或哲学家当了国王”时,世界才能太平(他曾追溯他与雅典早期国王的血统关系,也许他想过自己也应该是个国王)。
    他到非洲和意大利的古希腊城市访问了几年,接受了毕达哥拉斯的,在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传说在途中,他被海盗劫持勒取赎金)。在漫长的后半生,他在雅典致力于哲学。在雅典西郊他创立了可称为第一所大学的“学园”。
    柏拉图的余生(除了公元前360年代期间曾两度短期外出之外)一直在该学园度过。那期间,他曾出访西西里的主要希腊城市锡拉古,任新国王戴奥尼夏二世的私人教师,这给他提供了使国王成为哲学家的机会,但结果非常糟糕。国王坚持按国王的地位行事,这就必然使雅典的民主派在相比这下给人以良好印象。柏拉图想方设法好不容易终于平安返回雅典。他逝世时是安详、愉快的,因为据说他80岁那年,在参加了他一个学生的会后,是在睡觉中与世长辞的。
    已出版的柏拉图著作,可算是始终受欢迎和有影响的哲学著作了,其内容是一系列对话,在这些对话中,他把他和苏格拉底及其它哲学家这间进行的讨论写得引人入胜。我们对苏格拉底的了解大部分来自这些对话。而哪些观点是苏格拉底的,哪些观点是柏拉图的,大家只是靠揣测而得知(柏拉图十分谨慎,在所有的对话中从不把自己牵扯进去。)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主要兴趣在道德哲学(伦理学),而轻视自然哲学(即科学),他把自然哲学看作是一种低级的没有研究价值的学问。有一著名故事(也许是不可信的,也可能是讲欧几里得*的故事)谈到一学生问柏拉图关于他讲授的知识有何用途,柏拉图立即令其奴隶给该学生一枚小硬币,这样他就可以认为他所得的知识不是毫无价值的,然后把他开除出校,柏拉图看来,知识毫无实用价值,知识的存在只是抽象地有益于灵魂。
    柏拉图喜好数学,因为数学具有理想化的抽象性,还因为数学脱离了仅仅是物质的。当然今天连最纯粹的数学也还要设法加以应用,它迟早要成为应用科学。在柏拉图时代则不然,那时的数学家只能认为,他自己仅与最崇高的纯粹思想打交道,与粗俗的不完美的普通世界毫无关系。所以柏拉图学园入口处写道“不懂数学者不准入内。”
    但是,柏拉图又认为理想中的数学仍可用于天空,他认为天体显示出了完美的几何形状。他在《蒂迈欧篇》对话中明确表示了这一观点,画出了他的天象图。他描绘了五种(只有这五种)可能的规则立体---即具有正多边形面的以及由这些面形成的棱和角均相等的立体。这就是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柏拉图认为,其中四种规则立体代表土、火;气、水四元素,而十二面整个宇宙。(这些立体首先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但因为柏拉图的对话出了名,所以就把这些立体称为柏拉图立体)。
    柏拉图还断定,既然天空是完美无缺的,那么各个天体势必势必固定在各个透明球体(完美的固体)上,沿着球体作正圆(完美的曲线)运动。球体是毕达哥拉斯派的另一观点,而他们当初对声音所作的研究也体现在菲洛劳斯的信念中,他认为各个行星的球体在运转时奏出天空的音乐。甚至在两千年以后,开普勒仍坚持这看法。我们现在还用“天体音乐”这短语来概括天空的声音或外层宇宙空间的壮观。
    柏拉图关于天空必然以最简单的形式反映抽象数学的完整性的这一主张,虽然在他死后不久,从欧多克斯*和卡利普斯*开始就在现实面前不断让步,但直到开普勒时代,该主张在天文学家思想上仍始终占绝对统治地位。
    顺便提一笔,在《蒂迈欧篇》对话中,柏拉图创作了一个道德故事,发生在叫阿特兰提斯的一完全虚构的地方。如果有哲学家的英烈祠的话,那么柏拉图会坐在那里,想着从他那时起直到今天多少世纪以来,有千千万万愚蠢的人---他们从未读过他的对话,也未接受他严谨教义中的一句话---竟完全相信阿特兰提斯是真实的,对此他一定会感到无限懊悔。(可以肯定,最近证明了公元前1400年由于火山爆发形成的爱琴海一岛屿可能激发了柏拉图的虚构。)
    柏拉图逝世后,他的影响一直在扩展,实际上他是不朽的。柏拉图学园仍然是进行学术活动的团体,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令其关闭时才告结束。那是基督教世界中的最后一个异教堡垒。
    柏拉图哲学即使在学园关闭后,仍对整个中世纪早期基督教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直到十三世纪才占统治地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