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阿尔丰沙十世
  • 斯图尔特
  • 汤姆森
  • 汤姆森
  • 托德
  • 瓦特
  • 威尔逊
  • 辛普森
  • 英尼斯
  • 拉蒙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冉赛<%=id%>

    化学家
    冉赛(Ramsay,Sir William)
    苏格兰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格拉斯哥;1916年7月23日卒于白金汉郡海威克姆。
    冉赛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年青时喜欢音乐和语言,后来又对数学和自然科学发生更大的兴趣。他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不管什么只要他想干,干开了,他总是干得很好。他甚至还是个第一流的玻璃吹制工。他在后来因而成名的气体研究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玻璃仪器,都是他自己吹制的。
    冉赛在德国学习化学,受教于本生等人。1873年在图宾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880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学院的化学教授。1887年在伦敦大学学院接替威廉森担任同样的职务。虽然直到那时他主要的志趣是在有机化学方面,但1892年他对瑞利提出的与氮有关的问题发生了兴趣。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一步步地走向他事业的顶峰。
    瑞利的问题是:他从空气中得到的氮只是略微比他从化合物中所得到的致密一些。冉塞记得他在一本书上读到过:一个世纪以前,在一次早已被人忽略了的实验中,卡文迪许试图让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时,发现最后有一个气泡留了下来。据此推断,那可能是某种气体的迹象,这种气体比氮重而且不和氧化合。至少卡文迪是这样想的。
    冉塞以更加细密的方式重复了这个实验,想用得自空气中的氮与镁化合。他也发现有一个气泡留了下来。不过冉赛现在有一件东西是卡文迪许所没有的。那就是分光仪。那是大约三十年前基尔霍夫引进到化学研究中来的。1894年冉赛和瑞利共同研究了这种气体加热后所产生的光谱线。他们发现,最强的光谱线处在一种未明的元素的位置上。那是一种新的气体,比氮密度大,约占大气的1%,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和任何其它元素化合。所以他们就用一个表示“惰性”的希腊字给它起名叫氩。
    既然它不和任何元素结合,它的原子价就是0,再综合考虑其原子量,看来,它在周期表中介乎氯和钾的一种元素。氯和钾的原子价都是1,所以现在原子价的顺序该是1,0,1了。这完全符合周期表的创制人门捷列夫的精神。此外,要是周期表可以看作是一张元素的指南图的话,那么氩正好是惰性气体家庭中的一员,每位成员的原子价都是0。这样一个元素族虽为门捷列夫最初未料到的,但添到周期表里却是合情合理的。
    冉赛开始从事这项研究了。1895年他听说美国有人从铀矿中取得了氮气样品。冉赛在一种为纪念克勒韦而命名的叫作钇铀矿的矿物上重复这项研究。他发现,当进行分光试验时,该气体的光谱线既不属于氮也不属于氩,而是(奇怪得很)一代人以前让桑在太阳上所观察到的那种光谱线。后来,洛克耶把它归结为一种新元素,他称之为氦。现在清楚了,氦本来就是存在的,就在地球上。
    冉赛和他的助手继续在矿物中寻找新的气体。他们没有成功。后来,1898年,他们从液态空气中取得氩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分馏。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制备了十五公升的氩,然后加以液化,又仔细地让它们沸腾。第一个气体分馏物含有一种新的轻的气体,他们把它叫作氖(“新”的意思),最后两个分馏物含有微量的两种重的气体,他们把它们叫作氪(“隐蔽”的意思)和氙(“奇怪”的意思)。现在,周期表上除了最底下的这一行外,这新的一栏是填满了。那一行,两年之后,通过对元素放射性的研究也给填上了。
    冉塞人对放射性产兴趣是因为他认为这是铀的特性,而他发现氦,正是在铀矿中发现的。1903年他和索迪合作,已能证明氦是由天然放射物不停地产生的。当最后一个惰性气体一一放射性气体氡一一由多恩发现时,还是冉赛,由他称量了微量的氡,确定了它的原子量。
    1902年他被封为爵士,更重要的是,他因对惰性气体的研究荣获了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