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里柴三郎
  • 本多光太郎
  • 长岗半太郎
  • 朝永振一郎
  • 江崎玲于奈
  • 汤川秀树
  • 高峰让吉
  • 塔姆
  • 维克斯列尔
  • 维纳斯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齐奥尔科夫斯基<%=id%>

    物理学家
    齐奥尔科夫斯基(Tsioldovsky,Konstantin Eduardovich)
    苏联物理学家。1857年9月17日生于梁赞的伊热夫斯克;1935年9月19日卒于莫斯科。
    齐奥尔科夫斯基九岁时因受链球菌感染而双耳几乎完全失聪,而且沙俄在科学上也很落后。尽管有这些不利因素,他还是靠了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名教师,并且撰写了若干篇有关化学和物理学的学术论文。
    1881年,他独立地研究出气体的分子运动理论,这一理论早已由麦克斯韦于十年前建立,但齐奥尔科夫斯基并不知道。1895年,他在论文中提到宇宙航行的可能性,在1898年谈到使用液体燃料推动火箭的必要性。
    从1903年开始,他为一家航空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相当完整地论述了关于火箭技术的理论,从而建立了作为宇宙航行先驱者的声望。他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某些设计,不久之后被戈达德付诸实际。
    齐奥尔科夫斯基还在文章中谈到宇宙航行服,人造卫星和向太阳系其他星球移民的设想,并且最先提出了建立宇宙空间站的可能性。他在晚年写了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在地球之外》,向那些喜欢冒险情节而厌烦数学方程式的人们介绍了他的理论。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已经对空间计划发生了兴趣,在苏联他成为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墓碑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人类将不会永远把自己束缚在地球上。”他怀有的这一信念业已得到事实的证明。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十二年,苏联政府计划在他的百年诞辰那一天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虽然实际发射日期比预定日期晚了二十九天,然而,斯普特尼克I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依然不失为对他的最隆重的纪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