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张柏伦
  • 张伯林
  • 珀赖因
  • 尤因
  • 巴洪
  • 贝斯特
  • 朗福德
  • 马克西姆
  • 沃尔特
  • 詹姆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央斯基<%=id%>

    天文学家
    央斯基(Jansky,Kari Guthe 1905.10.22-1950.2.14)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宇宙射电的发现者。他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诺曼。曾在他父亲任职的威斯康星大学学习,毕业后当了一年教师,23岁时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专门负责搜索和鉴别电话的干扰信号。他建造一线状定向天线,用此天线能够鉴别信号以外的全部干扰源。1931年他在一些干扰信号避发现有一种每隔23小时56分04秒出现最大值的无线电干扰,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这正是在银河扫经天线主瓣的时候。他于1932年发表文章断言:这是来自银心方向的射电射。由此央斯基开创了用射电波研究天体的新纪元。在射电天文学中,天文学家接收和研究的不是光波,而是微波(最短的无线电波)。它的优越万籁 是微波能穿越星际尘埃,而光却不能。央斯基自己并没有继续这门学科的研究,仅在开创后作了一些观察而已。他对工程部分更感兴趣,宁宇宙的研究让给别人。尽管他的发现是完全公开的,天文学家们在头几年内并没有进行探索。只有一个叫惠普尔的发表过一篇文章讨论央斯基所观测的结果;一位叫雷伯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单枪匹马的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微波技术和雷达密切相关,所以才得到迅速发展,射电天文学此时才被天文学家们真正重视起来。央斯基在40几岁就早逝(死于心脏病)但他总算亲眼看到奄奄一息的射电天文学摆脱了毫无生气的局面而成为新天文学的有力工具。为了纪念首先发现银河系射电,在1973年8月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15届大会上,射电天文小组委员会通过决议:采用“央斯基”作为天体射电流量密度的单位,简写作“央”。它等于10-26瓦/(米2·赫),并纳入国际物理单位系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