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穆尔
  • 莫顿
  • 莫尔顿
  • 莫尔斯
  • 莫里
  • 密勒
  • 摩尔根
  • 摩尔根
  • 米奇利
  • 米切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麦克米伦<%=id%>

    物理学家
    麦克米伦(McMillan,Edwin Mattison)
    美国物理学家。1907年9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雷东多比奇。
    麦克米伦是一个内科医生的儿子。1928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2年在普林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去加利福尼亚大学就任教职。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麦克米伦参加了劳伦斯研究回旋加速器的早期工作。到了四十年代,所建成的速器已很大,粒子也已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从而质量的啬已很显著。这就是“相对论质量增加”,这首先是由洛仑兹预言的,后来,由爱因斯坦证实这是相对论的根本设想所必然会导致的结果。
    质量的增加会引起速度的缓慢,并使粒子和原先加速它的作用不能同步。这样,带电粒子上所得到的能量就不能超过某个上限,因此四十年代初期的回旋加速器已经达到了它的极限值。
    麦克米伦等人在1945年提出了一种对付这种质量增加的效方法,以使加速粒子的周期性电场和粒子运动保持同步,这便导致了同步回旋回速器的出现,用它能获得比一般回旋回速器高的能量(英国和苏联也设计出了相似的装置,各自独立地在技术上取得进展)。
    带电粒子的能量是以“电子伏”来表示。四十年代已达兆电子伏的能级。五十年代中,经进一步的改进,出现了由克斯提出的电子感应加速顺,还设计出了更强有力的质子同步加速器。这样能量可达吉电子伏。谢格雷用能量高达5-6吉电子伏的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获得反质子。六十年代初,这些加速在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和美国长岛布鲁克黑文实验室等地投入了运行,产生了超过30吉电子伏能量的粒子。
    不过,麦克米伦最惊人的成就是在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虎前取得的。当费米第一次开始用中子轰击铀时,本是想制备原子序数为93的超铀元素。他认为他这种元素。可是是错误的。哈恩的作证明这实际上是铀裂变。
    1940年,麦克米伦和艾贝尔森一起作裂变实验时,发现了一种半衰期为2.3天的贝塔粒子衰变。他们追根寻源,结果发现了93号元素(在铀的中子的反应时,有少数铀不裂变,这便产生微量的93号元素)。因为元素铀的名称Uranium是由克拉普罗特取自天王星(Uranus),因此,93号新元素就以位于天王星外的海王星(Neptune)取名为Neptunium,即镎。它是第一个超铀元素。
    同位素镎在放射贝塔粒子后,按照索迪定律,就会变成周期表中的下一个元素。这个元素---94号元素---也于1940年被发现了,并称为钚(Plutonium),这个词来源于比海王星更远的冥王星(Pluto)。在这个研究活动中,西博格是活跃人物之一。
    战时,麦克米伦离开了学校,从事雷达、声纳和原子弹等方面的工作。战后,西博格继续进行分离众多超铀元素的工作,而麦克米伦去高能加速器方面的工作。自1946年起,他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教授。鉴于超铀元素的工作,麦克米伦和西博格共同荣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了表彰他提出了同步回旋回速器原理,麦克米伦和同时独立作出这一贡献的维克斯列尔分享了1963年和平应用原子能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