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麦克米伦
  • 梅曼
  • 门泽耳
  • 米立肯
  • 麦科勒姆
  • 马利肯
  • 马什
  • 迈诺特
  • 罗素
  • 洛厄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罗兰<%=id%>

    物理学家
    罗兰(Rowland,Henry Augustus)
    美国物理学家。1848年11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洪斯代尔;1901年4月16日卒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罗兰于1870年年毕业于伦塞勒理工学院,1874年在该学院任教授。在德国人亥姆霍兹指导下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于1876年返美,成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第一位物理学教授,他任此职一直到去世。
    他是十九世纪美国几位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电磁学方面的精心研究成果,虽然在国内得不到赏识,但在英国却受到麦克斯韦的热烈称许。麦克斯韦一直在考虑,一个快速运动的带电物体是否能表现得象电流一样,譬如说,建立一个磁场。为此,亥姆霍兹提出一种实验,罗兰于1876年将它做了出来。他把一些锡箔连接到玻璃圆盘上,将电荷加到锡箔上,再使玻璃圆盘快速旋转。此实验装置使磁铁产生适当偏转,而麦克斯韦的设想就得到了证实。
    二十年后,该实验又增加了新的意义,它终于证实电流归根结底是由和运动着的带电物质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但是,罗兰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一项应用科学的成果。自牛顿时代以来用于产生光谱的棱镜,逐渐让位子夫琅和费开始使用的那种刻线光栅。随着光谱学在化学和天文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制成刻线间距更小更均匀的精确光栅。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罗兰想出一种方法:在凹面金属或玻璃上刻制出将近一万五千条线,这样就给恒星光谱研究带来一种新的精度。由于望远镜现在渐渐变成分光镜的先头设备,所以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在1886到1895年间,罗兰亲手绘制了一幅太阳光谱图,标出了大约一万四千条谱线的精确波长。
    有一个关于罗兰的故事,一次,他出庭作证。当被问到谁是活着的最伟大的美国科学家时,他坦然地说出了他自己的名字。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他一贯很谦虚,现在却表现得近于自我吹嘘时,他答道:“这有什么办法呢?我起过说实话的誓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