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里顿豪斯
  • 里克特
  • 雷恩沃特
  • 雷姆森
  • 里德
  • 路易斯
  • 利比
  • 立克次
  • 理查兹
  • 理查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勒维特<%=id%>

    天文学家
    勒维特(Leavitt,Henrietta Swan)
    美国天文学家。1868年7月4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兰开斯特;1921年12月12日卒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勒维特1892年毕业于现名拉德克利夫学院的那所学校。1902年她到哈佛学院天文台工作。
    1912年是她的重要关心。那时,她在哈佛设在秘鲁阿雷基帕的天文台工作,研究麦哲伦去云(取了麦哲伦的名字)。这是两个大的恒星集体,在我们银河系之外,但按照星系的距离衡量就不算很远。这些云内所有的恒星到我们的距离差不多是相同的,因为从云内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改变与我们的距离相比是很小的。
    勒维特格外感兴趣的是某些显示出周期性亮度变化的恒星。这些恒星被叫做父变星,因为它们之中第一个被研究的是“造父一”。
    1904年她注意到,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越长,它的平均亮度越大。在银河系内,这个关系被掩盖了,因为一颗亮度低、周期短的造父星可能离我们很近,以致它比一颗距离远而真亮度高、周期长的造父变星显得更亮,在麦哲伦云内,所有的恒星到我们的距离几乎是相同的,所以没有这种引起混淆的因素。
    即使最近的造父变星也离我们太远,很难用通常的视差方法(贝塞耳首次应用成功)去测定它的距离。不过还有其它的方法,赫兹普龙就用一种方法定出了一颗造父变星的距离。知道了一个距离,用勒维特小姐和沙普利建立的周光曲线就可以知道其它造父变星的距离。比较光变周期显示的真亮度和视亮度,就可以算出距离。
    造父变星为测定极大的恒星距离提供了第一个方法,人们关于宇宙的知识因此而大大扩充了。不过,哈勃很快又制定了一把还要大得惊人的量天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