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霍利
  • 基勒
  • 霍尔斯特德
  • 霍尔姆斯
  • 霍尔
  • 霍尔
  • 霍尔
  • 惠普尔
  • 惠特尼
  • 惠普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亨利<%=id%>

    物理学家
    亨利(Henry, Joseph)
    美国物理学家。1797年12月17日生于纽约州奥尔巴尼;1878年5月13日卒于华盛顿。
    亨利的生活经历在许多方面与法拉第*非常相似。亨利象法拉第一样,出身贫寒,父亲是个帮散工的;他念书的很少,幼时就被迫去做工。法拉第当装订学徒工,而亨利十三岁时就成了钟表匠学徒。比较起来,亨利不如法拉第幸运,因为他与书籍没有法拉第那样的联系,至少他不可能有这种机会,但他有一次奇遇。
    据说,亨利十六岁上去他亲戚的一个农场度假。一次,他在教堂楼下追赶一只野兔。他在行走时,发现地板少了几块,便立即丢下野兔去搜搜索教堂,发现了一架书。其中有一本名叫《实验哲学讲义》,他便将此收翻阅了一遍。在那以前,亨利一直怀有当作家的念头,但此时他却被好奇和新的抱向所鼓舞。书的主人将书送给了这位青年人。亨利又重返学校。
    他进了奥尔巴尼专科学院,一边学习,一边兼任乡材教师和敌私人教师来挣学费,终于念到毕业。他原想行医,埃得到了测量员的工作而转向工程学。到1826年,亨利在奥尔巴尼科学院教数学和自然科学。
    亨利象法拉第一样,对奥斯芯*的实验感兴趣。自从七十多年前富兰克林*的开拓性研究以来,他是实现了重要的电学实验的第一个美国人。
    斯特金*已将奥斯忒的成果以电磁铁的形式投入使用。1829年,亨利在访问纽约期间听到了这个消息,认为他能做得更好些。缠绕铁芯的导线圈数越多,磁场强度就越大,磁铁的磁性也就越大。唯一的麻烦是,当导线直绕越多时,就会彼此接触而造成短路。
    因此就必须使这些导线绝缘。绝缘不会干扰磁场结构,却能够防止短路。在电气时代到来之前的日子里,绝缘是不容易获得的,所以亨利撕碎了他妻子的一条绸裙派用场(这种对科学的贡献,她是不可能名意的)。在以后的几年里,亨利把大量的时间化在缓慢地裹缠绝缘导线的令人厌烦之极的工作上。
    亨利制造的电磁铁比斯特金的电磁铁磁力要大得多。他着又造出了一些更强力的电磁铁,而斯特金所能制出的最好磁铁只能升举9磅。同年,在耶鲁大学的一次表演中,使用普通电池的电流,竟举起了一吨重的铁。1832年,亨利在普林斯顿大学被任命为教授,取得了他应有的奖赏。
    但是电磁铁不只是一种力大无比的东西。亨利制造了一种能进行精确巧玲珑的电磁铁。试想有一根一英里长的导线,一端是一个小的电磁性铁,另一端是电池。假定你按下一个按电键使电路闭合,从而将电流送过导线。随着电流流通,就使一英里外的电样铁吸引一小块铁条。如果再将键松开,电流便被切断,电磁铁就失去吸力,小铁长就被与它连接的弹簧拉开。按一定的方式开闭电键就能使一英里以外的铁条以同样方式开闭,发出一定节奏的卡嗒声。到1831年为止,亨利所搞的就是这项研究。
    然而导线越长,电阻就越大,根据欧姆*定律,流过导线的电流就越小。因此,电流传送的距离有一个实际的限制。为了克服这种限制,亨利在1835年发明了糨电。强度只要足以激励电磁铁的电流,就能吸起一个小铁键。此举起时就闭合了第二条电路而使电流(来自附近的电池)流通。第二个电路中的电流又激励另一个继电器….这样,电流可从一个继电器流到另一个继电器,经过很长距离而不变弱。电键的开闭则能在任何距离上传递其特定的信号。
    亨利实际上已发明了电报机。但他不对其任何装置索取专利,因为他认为科学发现是为了造福于全人类。结果,却是莫尔斯*(于1844年)制出了第一台投入实际使用的电报机,因而也总是莫尔斯享得发明者的声誉。在解决技术细节问题时,完全不懂科学的莫尔斯得到了亨利的慷慨帮助。在英国,惠斯通*与亨利进行充分讨论后,于1837年搞出电报机。亨利这位理想主义者倒并不在公开承认得到过他的帮助,这使他很不快活。
    亨错过了一个更重要的发明的荣誉,而且丢得更令人痛心。亨利在奥尔巴尼专科学院的教学任务太繁重,使他只能在八月份的假期里搞科研。1830年8月,他发现了感应原理;即一个线圈里电流怎样通过产生磁场而使另一线圈出现电流。他在八月底还没有结束这项研究,于是就把它搁下,留待第二年八月去做。
    而还远未到第二年八月,他就看到了法拉第有关感应现象的初步报道。亨利赶忙回头赶做自己的实验,并发表了他自己的实验成果,但这时已为时太晚了。亨利先于法拉第完成关键的实验,但法拉第却首先公布。亨利不是那种嫉贤妒能之人,而总是坦然地承认9法拉第的优先权。
    但是,亨利在他的论文中解释说,一只线圈的电流不仅能在另一只线圈里感生出电流,而且也能在自身中感生出电流。在这个线圈里观察到的实际电流的总和。这种现象叫做自感,这个发现功于亨利。法拉第在1834年也独立发现了这个现象,但这次他是第二名了。第三个人是楞次*,他也独立发现自感应并在这方面比利或法拉第研究得更深。
    1831年,亨利发表了一篇介绍电动机的论文。电动机在某种意义上与发电机相反因发电机里,机械力使一只轮子转动而产生电。在电动机里,电使一只轮子转动而产生机械力。
    电动机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嫌过分。电动机可按要求造得极大或极小;可以从好多英里以外接来电流使它运转;既能马上启动又能立即停止。
    即便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能够(至少是有这种可能性)发出廉价而充足的电力,如没有一些使之便利地投入工作的工具,也就没有多大用处了。而使电投入工作的正是用于真空吸尘器、冷冻机、电剃刀、打字机以及其它上百种电器里的电动机。这类电动机的概念正是亨利提出的。
    亨利对天文学也作出了有趣的贡献。1848年,他将太阳的图象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并用灵敏的热测方法证明太阳黑子比太阳其它部份的温度要低些。
    1846年,亨利被选为新建的斯密思索尼亚学院第一任秘书,事实表明他是一位第一流的科学事务管理人。他使该学院成为一个科学知识交流所,促进了世界范围的科学联系。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是该院的早期院长之一。
    亨利还赞助美国新科学的发展。例如,他对气象学有兴趣,并利用斯密思索尼亚学院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个能获得全国各地气象报告的通讯网,电报机在此首次获得科学应用。最后在亨利留下的通讯网基础上成立了美国气象局。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亨利领导了全国科学动员工作,担任了八十年以后布什*所充当的角色。他建议制造装甲舰,最后他的建议被采纳。
    亨利逝世时,给予他的荣誉达到了最高格。包括当时的美国总统拉索福在内的政府高级官员们参加了他的葬礼。当1893年在芝加哥召开国际电学会议时,一致同意将电感的单位定名为亨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