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盖尔曼
  • 盖洛普
  • 盖杜塞克
  • 伽莫夫
  • 盖茨
  • 富兰克林
  • 富兰克林
  • 福特
  • 富尔敦
  • 格雷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富兰克林<%=id%>

    *家和科学家
    富兰克林(Franklin, Benjamin 1706.1.17-1790.4.17)美国*家、科学家。美国未独立前,富兰克林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大臣进行殖民地自治的辩论,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中争取到法国的财下海 和军事援助,与英国谈判使之约;还草拟了美国的第一个宪法。在美国可以说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家,在科学上,他也是一位有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进行过有名的“雷电中放风筝”实验,对电作了理论说明;还发明了远近两用眼镜,避雷针和富兰克林炉。他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在家里共17个孩子,富兰克林排行第15。他只受过极短时间的正规教育,全靠勤奋自学而成才。1724-1726年曾在伦敦一家印刷工厂。1726年加回到美国费城自己经营印刷业。他热心公众事业,协助创办一些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包括1731年建立的费城公区图书馆,1743年组织北美哲学会,1751年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很早就参加*活动,1736-1751年间一直是宾夕法尼亚立法秘书。1737-1753年任宾夕法尼亚邮政局长。1753年任殖民地邮政副总监。他的创造才能表现在许多发明上,尤其著名的是改进火炉和双焦眼镜。然而,他最大的成就是在电学方面。1746年开始研究电现象,1752年7月,富兰克林带着风筝和一只储电莱顿瓶,在风雨交加、电闪雷呜的野外入起风筝。突然,一道闪电掠过,风筝给被一种不可见的力量牵引着,富兰克林也觉得手麻木,同时线末端的金属部件也进发出火花。富兰克林惊叫起来:“我被电击了,闪电就是电!”(这大概是历史上被雷击而未受到任何伤害之少数幸运者之一)。杰出的预言被证实了,但他并不满足。他又以莱顿瓶“收集了雷电”,并用它作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当时曾轰动世界。以卓越的实验才能为基础,富兰克林深入探讨电的基本规律,创造了许多专用名词,像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现已成为电学的通用词汇。1774年,因反对邮政法规而被免去邮政局长职务,1775年离开英国返回费城,任美洲大陆会议代表,在邮政系统和言起草委员会工作。1776年被派往法国寻求经济和军事援助,取得了大量贷款和军事援助。到1781年法国共派出陆军士兵12000人,海军32000人。1778年英军战败投降。他与英国谈判和约,1783年正式签约,美国从此独立。1785年返回费城,1787年参于美国制宪会议工作。1790年在费城病逝,终年84岁。费城人民为他举行空前的隆重的葬礼,并被誉为“从空中抓到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权力”的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