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布朗
  • 博伊德
  • 博蒙特
  • 博登
  • 博尔特伍德
  • 伯格
  • 比特纳
  • 布鲁姆伯格
  • 布什
  • 布拉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毕比<%=id%>

    博物学家
    毕比(Beebe,Charles William)
    美国博物学家。1877年7月29日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1962年6月4日卒于特立尼达的阿里马附近。
    毕比1898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899年在布朗克斯纽约动物园参加工作。他对鸟类特别感兴趣,并建立了一个世界第一流的鸟类标本室。他从小就迷恋于儒勒·凡尔纳的书中所描述的种种神奇的旅行(早期从科学幻想小说中受到启发的鼓舞的科学家决不止他一个),而后来,他又把毕业的精力投入到他自己的各种神奇的旅行中去。
    毕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一个作战飞行员。他曾周游世界各地,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许多有趣的书。大凡现代的博物学家,从林奈到安德鲁斯,都是由于在地球表面四处奔走而扬名的,而毕比的主要名望却来自一次行程不到一英里的旅行,不过这是一次垂直纵深于地表之下的旅行。他之所以要深入海洋进行探索,是因为他对珊瑚怀有兴趣,一心想到珊瑚的家乡对它进行实地考察。
    任何潜水员,不管防护得多好,只能够潜到海平面以下几百英尺的深度。潜水艇也强不了多少。而毕比则决定要建造一个用厚金属板制成的壳体,以强力来抗御深水的压力。为此,他不得不牺牲掉这个壳体的机动性,而让它悬吊在一艘浮在水面上的船舶底下(假如万一系在壳体上的缆绳断开,则一切都要全部完蛋)。
    这样一个装有石英玻璃窗的钢壳是在三十年代初建造的。在设计中,毕比的朋友罗斯福总统助了一臂之力。他针对毕比原先打算把外形搞成一个圆柱体的想法,建议把它改成了球形。
    1934年,毕比和他的一名伙伴创造了下沉3028英尺的最深纪录,远远超过了半英里。这次在百慕大附近海域进行的潜水是人类首次达到海洋表层以下的深度。他们所用的钢球被称为深海潜水球(bathysphere,意为“深水球”)。
    经过三十多次潜水以后,毕比认为这样的旅行科学价值不大,于是便终止了这种努力。但是,他却为皮卡尔发明深海潜水器(bathyscaphe,意为“深水船”)开辟了道路,三十五年以后,这种深海潜水器潜入到更加惊人的深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