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奥基夫
  • 奥本海默
  • 安德森
  • 安德森
  • 安芬森
  • 艾奇逊
  • 艾特肯
  • 巴林杰
  • 奥斯本
  • 奥尼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爱迪生<%=id%>

    发明家
    爱迪生(Edison,Thomas Alva)
    美国发明家。1847年2月11日生于俄亥俄州迈兰;1931年10月18日卒于新泽西州西奥林奇。
    爱迪生是加拿大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是独立战争之后逃往加拿大的一个美国托利党人的后裔。爱迪生代表着深受美国人所喜好的、靠个人奋斗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传说—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或影响、凭着发奋忘食的勤奋工作和超人的非凡智力达到名利双收的一个贫穷孩子的传说。
    童年时代的爱迪生是一个爱冥思苦想的孩子。邻居们对他那种好奇心的爱问问题把他看作是一个古怪的人,他的小学老师告诉他的母亲说他是一个“糊涂虫”。爱迪生的母亲盛怒之下把他领出了学校。母亲从各方面关心他的虚弱身体,同时,作为一个职业教师,能毫不费力地亲自对他进行教育。爱迪生也转向书本以求得知识。于是,他的非凡智力开始崭露头角,几乎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境地。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尽管他觉得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他太深,可是,那时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当他开始阅读科学书籍的时候,他就在家中由自己建立起来的化学实验室里做实验,如同珀金在英国正在做的一样。为了赚钱购买化学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十二岁的时候,他获得了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执安州的底特律之间(在底特律站停车期间,他在图书馆度过时光)。
    仅仅出售报纸对爱迪生说是不够的。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个化学实验室。不幸得很,有一次化学品着了火,结果,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根据不一定可靠的传说,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了终身聋子。(应当指出,爱迪生的儿子查理,有朝一日可能成为新泽西州州长,也是一个聋子,所以这一情况可能有其内在联系,而不一定是外部影响。)
    1862年,年青的爱迪生以真正的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爱迪生电报技术。爱迪生也是学习心切,很快成了一名美国最佳和最快的报务员了。爱迪生还挣得了足够的钱买一整套法拉第的著作,这坚定了他对电气技术的兴趣。
    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不能肯定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爱迪生去纽约市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的工作。在几个月内他决心想成为一个职业发明家,以他住在华尔街时已经设计好的股票行情自动收报机作为起点。他把这台收报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五千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四万美元。
    当爱迪生还只有23岁的时候,他就从事做生意了。他成立了第一个顾问工程师公司。随后六年,他工作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做出了诸如腊纸、油印机等的发明,更不用说对电报机的重大改进了。他通宵达旦地工作。困了就打个盹。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奇怪的是,他居然找到了结婚时间。
    1876年,爱见面礼生在新泽西州的门洛帕克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这可能是一个“发明工厂”。最后有八位之多获得法定资格的科学家为他工作。这就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
    爱迪生希望每隔十天能作出一项新的发明。他的计划远远没有落空,因为在他临终之前,他已经获得了将近1300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项空前的纪录。在某一个四年的持续时间里,他获得了300项专利权,即每隔五天一项发明。爱迪生被称为门洛帕克的魔术师。据估计,爱迪生一生中的发明所创造的价值为人类创造了二十五亿美元的财富,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估价。不用说,他本人得到的好处远远比不上人类普遍地从他而得到的好处。
    1877年,爱迪生在门洛帕克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被证实为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他把一张锡纸包在圆筒上,在圆筒转动时,使一根自由浮动的小针在锡纸上滑过,另外,把载声波的接收器同小针连接起来。小针在接声波合拍地振地的同时,锡纸上刻下了一条起伏不等的刻槽。以后,当小针再顺着刻槽移动时,它就使声波再现(虽然是失真的,但可辨认)。
    从此以后,留声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改进(最先的改进是由爱迪生本人作出的)。贝林纳努力的结果,圆筒被改成扁平的圆盘,以后,声音通过电子被放大了,于是音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基本原理仍是一样的。
    随着能说话的机器的发明,爱迪生终于向全世界宣布:他能做到一切。1878年,当人还是31岁的时候,他宣称,他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当时,些发明家已经从事这一工作多年,而像能斯说,斯旺等人已经制就照明用的发电装置。斯旺确实已经发明了与爱迪生以后制造的非常相似的白炽灯,但他不能制造出灯内长时间完全有效的必要的真空。每个人多少有点儿成就,谁也没有制造出能与实验室以外廉价大量使用的质量上可同照明瓦斯灯媲美的东西来。可是,当爱迪生宣称他要试试时,纽约和伦敦的照明瓦斯股票行市立即下跌,因为人们对于爱迪生的才能是绝对信任的。
    这一次爱迪生承担了几乎是他力不能及的事。他所寻找的是某种能被电流加热到白炽的金属丝。当然,这种金属丝还必须密封在玻璃的真空室内,因为如果室内有空气的话,一当金属线被加热到足以发光时,它就会在氧中烧掉了。的确,要找到一种即使能在真空中经受得住长时间激烈燃烧的金属丝实在太困难了。过了一段时间,看起来爱迪生好像要彻底失败了。爱迪生用去了五万美元和整整一年时间的实验,发现铂丝是不能胜任的。
    千万次实验之后,爱迪生终于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在真空中能加热到白炽而不会熔化,蒸发和断裂的金属丝。但是,所需要的竟不是金属,而只是一根烧焦了的棉线。爱迪生凭着自己的才能作出的结论,恰好与斯旺在英国作出的结论相同。
    1879年10月21日那一天,爱迪生用这样的灯丝做了一个灯泡。它连续点燃了四十个小时。电灯最终成了现实,取得了证号为222,898发明专利权。次年除夕,门洛帕克的主要道路被电灯照耀得如同白昼,这是爱迪生对来自纽约市的三千名参观者作公开表演呢!全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都报道了这一盛况,并赞不绝口地 说,自从阿基米德以来,爱迪生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科学家,非常可能是所有时代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因为尽管他继续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也有着富有成果的发明,但再也没有出现像这一次如此戏剧性的轰动。例如,为了使电灯投入使用,爱迪生必须研制出一个发电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按照需要和各电灯开和关时的不同用电量来供电。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有较之电灯本身的发明更加惊人的智力,这项发明乃是更大的功绩。到1881年,爱迪生已经建立了这样的一个电站,并在一年内对八十五家用户供应了大约四百条馈电线。爱迪生也许没有像牛顿或麦克斯韦等人知识渊博,但就纯智力来说,他是绝无仅有的。
    在发电事业方面,爱迪生遇到了忒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等人的竞争。然而,干劲冲天的爱迪生在这方面有时表现得并不怎么关心。
    1889年,爱迪生着手研究连续快速摄影,然后把相片一张接一张地放映在银幕上以引起人们对动作产生幻觉。以前,人们对这项工作也以各种方法作对多年的研究,也取得了程度不等的成就,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确地被肯定为活动影片的发明人。然而,爱迪生作出了一项关键性的发现。爱迪生使用了伊斯特曼发明的条幅式“软片”,循其长度拍摄了一系列的相片。然后通过链轮卡在底片两边的孔眼上使底片以仔细调整好的速度在闪光灯前面经过,照相就能连续快速地放映在银幕上了。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当爱迪生完成了这些之后,他就兴味索然了,由别人继续对这一装置作进一步的发展。
    爱迪生不能容忍慢慢来和不集中的思想。他所爱好的工作方法是先了解一切,而后则竭尽全力对一个问题的各方各面作风驰电掣般的突击。他常常由于全力以赴赢得了胜利。当他设计一种新的蓄电池所做的试验失败了八千次的时候,说道:“唉,我至少知道了八千种不能使蓄电池工作的东西了。”
    爱迪生在嘲笑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时说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流汗”。诚然,这句话对爱迪生是起作用的,但是,具备爱迪生的能力又付出如此之多流汗的人则是很少很少的。
    爱迪生曾经对一项纯粹的科学发现有所记载。1883年,在一次探索改进电灯的实验中,他把一根金属丝密封于靠近发热灯丝的灯泡内。使他惊讶的是,电从发热灯丝越过灯丝和金属丝之间的空隙而流到金属。爱迪生把这一现象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于1884年取得了该发现的专利权,然后在技术文献中发表了。由于这一发现对他的目标没有直接的用处,所以他没有以其习惯的冲天干劲对此作继续的探索。
    毫无疑问,在下一个十年中,当汤姆孙等人在揭示物质的电子结构而作更多的科学研究时,爱迪生的这个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弗莱明利用了爱迪生的这一发现,结果产生了伟大的电子工业,当然,包括无线电和电视。
    就科学家这个词的一般意义来说,爱迪生不是一个科学家,尽管如此,他比任何人更多地把科学发展中的副产品介绍给大家。他也关心科学和发明之间的混淆(特别在美国),并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这种混淆情况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阻碍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支持和了解。
    1960年,爱迪生被选定为美国伟人纪念馆的一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