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西门子
  • 西蒙
  • 帕内特
  • 钱恩
  • 威·赫歇耳
  • 赫歇尔(一代)
  • 卡茨
  • 克雷布斯
  • 爱因斯坦
  • 玻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舍恩拜因<%=id%>

    化学家
    舍恩拜因(Schonbein, Christian Friedrich)
    德国-瑞士化学家。1799年10月18日生于符腾堡;1868年8月29日卒于巴登。
    舍恩拜因在土宾根和埃尔兰根接受大学教育,担任了一引起教学任务(包括在英国任教的一段时间在内)以后,1828年进入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任教,1835年获得正教授职位。
    1840年,他研究了一种特殊的臭味,人们注意到这种气味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电气设备附近往往会有这种气味,而在舍恩拜因的通风不良的实验室里则更为显著。舍恩拜因指出,他能用电解水的方法和使磷氧化的反应发生同样的臭味。他追踪这种臭味,发现了一种气体,他把它叫做臭氧(ozone)这是从希腊字义“臭味”而来的。臭氧被证明是一种高能型的氧。它的分子里含有三个氧原子,而普通的氧分子只含两个氧原子。
    对舆恩拜因来说还有更激动人心的事情等着他哩!故事发生在1815年,他在厨房里摆弄着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在厨房里做实验本是被他的妻子严格禁止的,但那一次他的妻子不在家。在实验中他溅出了一些酸。慌忙之中,他随手抓起他妻子的棉布围裙去擦那些混合液体,然后把它挂在炉子上面烤干,以免妻子回来时将他拿获。
    围裙一点点烤干了,但当它足够干的时候,突然“扑”地一声烧光了。
    至于他的老婆回来时舍恩拜因如何交代,历史上并没记载,但至少在舍恩拜因进一步试验时,就不会再过于惊讶而瞠目结舌了。他发现这种酸的混合物给围裙的组成----纤维素---------增添了硝基(NO2)使之变为硝化纤维素,这东西非常容易着火,燃烧时没有烟,也不留下残渣。
    舍恩拜因意识到硝化纤维素有被用于战争的可能,因而给这种物质起的名字就是“火 药棉”。
    平常的黑色火药有很多烟,因此会熏黑炮手,染污大炮,战场上弥温柔火团烟去。而现在,火医药费棉可用作一种无烟火药。舍恩拜因把它兜售给几家政府,火药棉工厂因之如雨后春笋。然而,火药棉的性子未免太爆烈了些,它生性太好发火,往往在工厂里就*起来,而且是以很猛烈的方式“折腾”。例如,1847年,一个舍恩拜因也是厂主之一的工厂*了,死了二十一人。到1860年初,人们逐渐看出火药棉实在难于控制,繁荣的景象便宣告结束。
    然而,终于找到了驯服火药棉的方法,杜瓦*和艾贝尔*不久用它制成柯达炸药。这是第一种实用的无烟火药。开始于六个世纪以前培根*时代的黑色火药统治时期乃宣告结束,被更有破坏力的无烟火药所代替。
    在舍恩拜因身上有一种古怪的保守主义的色彩。他直到快去世时仍然拒不承认舍勒*认为氯是化合物是错误的。虽然戴维*已经证明它是一种元素,他也不认帐,他还坚持反对原子学说。可见,即使是十分有才能的科学家也可能死死抱住落伍半个世纪的事物不放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