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鲁斯卡
  • 林德
  • 林德曼
  • 利帕希
  • 利林塔尔
  • 利巴维尤斯
  • 伦琴
  • 洛伊卡特
  • 吕南
  • 路德维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利比希<%=id%>

    化学家
    利比希(Liebig, Justus von)
    德国化学家。1803年5月12日生于里森的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卒于巴伐利的慕尼黑。
    利比希的父亲经营无机盐和颜料,亲暇时就用这些东西搞化学试验,利比希就这样被领进了化学领域。1818年,他在一个药剂师那里当学徒,但他不进大学接受正规训练是不肯罢休的。为了能上大学,他来到波恩,但拿破仑时代已经过去,中欧处于反动和镇压的时期。利比希由于站在自由派一方积极进行*活动而被逮捕,因而不得不离开波恩。他在黑森州政府的资助下取道巴黎,并在那里得到了洪堡*和泰纳尔*的帮助。利比希有影响的朋友在他未出席的情况下为了拿到他所得的博士学位奖金。然后通过洪堡推荐到盖吕萨克*的实验室工作。
    1824年,他完成了对一系列雷酸化合物的研究。在此同时,韦勒*正在研究氰化物。(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从其中一种中制得尿素,引起了化学革命)。利比希和韦协分别写的两篇文章同时在盖吕萨克主编的杂志上发表,盖吕萨克指出这两类化合物的分子是相同的。
    白则里*得知不同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后大为震惊。开始时他干脆表示不相信,后来他作了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在其他物质中也存在,于是把这种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叫做同分弃构体(isomers,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成分相同”)。从此人们认识到,化合物的分子不只是特定原子的堆积,它们是按特定的方式排列的;排列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就不同。结构式的概念从此诞生了,大约在三十年之后,它在凯库勒*手中臻于成熟。
    由于工作中的互相联系,利比希与韦勒成为好朋友,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利比希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和白则里一样喜欢争论,他在论战中也往往站在错误的一边。当时,在著名的化学家之中,只有韦勒末受到他的舌剑笔枪(韦勒的性格是温和的,而利比希是刻薄的),实际上韦勒总是耐心地尽量使利比希不发脾气。
    利比希以极大的热诚投入有机化学这个新领域的研究(他的朋友韦勒使这个领域呈现了新面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常远比无机物复杂,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方法也是落后的。盖吕萨克与泰纳尔曾经拟出一个焙烧有机物,测定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量的方法。1831年,利比希掌握了这个技术,并使它完善到能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量精确计算出原来化合物中碳和氢的量值的程度。杜马*又增加了一个测定氮的好方法,因而,利比希-杜马的有机定量分析,在七、八十年后普莱格尔*微量分析法出现之前,一直可以说是原封不动地被人们所沿用着。
    1824年,利比希开始在黑森州的一个叫吉森的小城市里教大学,他原来还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化学教师呢!他建立了一个普通学生用的实验室(这是一个创举),他是后来大多数化学家的思想先师。吉森成为世界的化学中心达二十多年,对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成为化学强国的地位起了重大作用。
    1845年,利比希被封为男爵。1852年,他的健康情况恶化。他在可以不教书的条件下接受了慕尼黑大学的职务,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
    在利比希后半后的事业中,他对生物化学发生了兴趣,他在用他的分析本领对血液、汁和尿液等组织液进行检测。他坚持并帮助建立这样的观点:身体的热量和生命的活力是由体内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提供的。他宣称,不是拉瓦锡*提出的碳和氢,而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才是人体的燃料。在这一点上他是正确的,但他和白则里一样,相信发酵是一个与生命无关的纯化学过程,在这个课题上,他参加了和巴斯德*的长时间争论,结果证明利比希是错误的。
    英国的科学促进协会曾偶然地请他发表一篇有关农业化学的报告,他便对农业化学也关注起来。他坚持认为,土地肥力丧失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消耗了土壤里的矿物成分,即含有生命必需的元素-----诸如钠、钙、磷等-----的化合物。在这一点上,他也是正确的。
    他是第一个试验用化学肥料代替粪肥等天然肥料肥的人。不幸的是,他认为植物通常是像布森戈*指出的豌豆和豆科植物那样,是从大气中直接得到氮的,因而他的化学肥料中没有加进氮的化合物,所以这些肥料没有成功地增埋土壤肥力。
    最后,他的错误被纠正了,化学肥料的应用,不仅使那些用科学种田的国家的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同时,粪堆的消除也有助于消灭疫病的发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