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葛利克
  • 古腾堡
  • 格拉斯曼
  • 格劳伯
  • 格雷贝
  • 格梅林
  • 戈尔德施泰因
  • 歌德
  • 格根包尔
  • 戈尔德施米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高斯<%=id%>

    数学家
    高斯(Gauss, Johann Darl Friedrich)
    德国数学家。1777年4月30日生于布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汉诺威的格廷根。
    高斯是园丁之子,从小就是数学神童,整个一生一直是数学的奇才。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技巧。有这种能力的人有的智力平庸甚至不如常人,但是,高斯显然是个天才。他在三岁时,已经能纠正他父亲计算的错误。在他整个一生中,他保存各种数字记录,象著名人物寿命的天数这些没用的记录也在收存之列。他真是迷上了数。
    有的人把他和阿基米德*及牛顿*并称为自古以来三大数学家。他的非凡的头脑受到赏识,布伦瑞克的斐迪南人公爵花钱供他受教育。1795年,高斯进入格廷根大学。
    他还在十几岁时,已经作出许多惊人的发现,其中有最小二乘法。用这个方法可以求出满足一组观测数据的曲线的最佳方程,从而把人为误差降到最小。象这类工作使得刚二十多岁的高斯根据皮亚齐*几次观测就能计算出谷神星的轨道,这样这个第一颗小行星不见之后又能再一次定出它的位置。(为了纪念他把第一千零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高斯星。)他还建立了微扰论,它后来在勒威耶*及J·C·亚当斯*发现行星----海王星的过程中得到应用。
    还在大学时期,他就发明只用直尺及圆规作出正十七边形的方法,这种作法所有的古希腊人都没能搞出来。他还更进一步证明,只有某些边数的正多边形可用圆规和直尺作出。(柏拉图*认为只有圆规及直尺是最适于几何作图的工具。)正七边形就不能用圆规直尺作出来。从这个时候起,在数学中证明不可能性就越来越重要了,一直到大约一个半世纪之后,格德尔*达到了项峰。
    高斯很快就被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数学家,甚至于对别人评价不那么宽宏大量的拉普拉斯*也承认这点。(高斯晚年对年轻数学家也不太宽宏大量,对阿贝尔*就是一个例子。)
    高斯对于费马*奠定基础的数学分支----数论以及数学的所有其他分支都作出重要工作。他还作出了非欧几何----它是建立在不同于欧几里得*的公理的基础上的几何-----但是没有发表,因为他有个习惯,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把他的结果保密一段时间。洛巴切夫斯基*及鲍耶*首先发表了非欧几何而赢得了优先。
    1799年,高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即每个代数方程有形如a+bi的根,其中a、b是实数,I是-1的平方根。形如a+bi的数称为复数,高斯证明可以把复数表示为平面上的点。这个工作使得他获得博士学位。1801年他进而证明算术的基本定理,即每个自然数可唯一地表示成素数的乘积。(高斯的证明是对的Z[I]作的。算术基本定理欧几里德已知。----译者)
    所有这些并非没有代价的,由于他高度集中于他从事的伟大工作,使他有时回避同人的接触。有个故事说,1807年他正专心致志研究问题,人家告诉人妻子快死了,他抬起头来喃喃地说:“告诉她等一会,等我干完它。”
    在纯粹数学领域之外,谷神星的工作给高斯带来了声誉。1806年资助高斯的斐迪南公爵在同拿破仑的战斗中战死,高斯不得不另谋生计。通过洪堡*-----高斯的仰慕者----的影响,以及高斯本人的(与谷神星相关的)成绩,他在1807年被任命为叙利亚格廷根天文台台长。即使在那个时候,战争的条件仍使他多年处在最低的生活水平之中。
    他在格廷根的时期设计了回光仪,这是一种长距离反射日光的仪器,可以使光线成为在地球表面的标记直线,从而更精确地三角测定地球的形状。
    他还研究过地磁,并且设计专为作地磁测量的观测站。他由地磁的观测结果计算出磁极的位置,他的计算结果十分精确。1832年,他设计一组测量磁现象的单位。后来磁通量密度的单位就命名为高斯。他指出一旦一组基本单位建立起来后(例如,长度、质量及时间的单位),许多其他的导出单位(例如体积、刻度、能量、粘度、功率等单位)可以用这些基本单位表示出来。1833年,他甚至造出了电报,正像后来亨利*在美国所造的,他的灵敏的头脑似乎永不停歇。到六十二岁,他还自学俄语。
    他的两个妻子都在年轻时死去,他六个孩子中只有一个给他送终。他的一生充满着个人的悲剧,虽然他死时很富有,但也很凄凉。
    他死后,汉诺威和奖章来纪念他。他的出生城市,竖起他雕像,雕像的底座是十七边的星形,为了纪念他发现作出正十七边形的方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