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普莱格尔
  • 洛伦茨
  • 齐格蒙第
  • 弗里施
  • 奥伯特
  • 瓦格纳·冯·尤雷克
  • 修斯
  • 斯忒藩
  • 切尔玛克·冯·齐泽奈克
  • 孟德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马赫<%=id%>

    物理学家
    马赫(Mach,Ernst)
    奥地利物理学家。1838年2月18日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图拉斯;1916年2月19日卒于巴伐利亚。
    马赫还在襁褓中时,当教师的父亲便将全家搬到了维也纳。马赫学的是物理,1860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先后在格拉茨和布拉格任过教,然后于1895年回到维也纳。他受了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的巨大影响。“心理物理学”重视感觉的物质内容。马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虑,于1872年详细论证说,一切知识无非都是感受。
    马赫在人们对科学万能的看法达到顶峰的时候成了自然科学哲学家。牛顿之后的科学家似乎象是能根据力学原理解释一切,自然法则也好象可以单独存在于宇宙之间。
    马赫坚决认为自然法则仅仅是人为的概括,是人们发明出来用以包罗无数观察资料的方便途径,如果承认感觉的可靠性,那么,只有那些无数的观察资料本身才有实在性。
    他竭力反对用看不见和感觉不到的东西来解释各种现象,与原子论尤其势不两立。热流是一种可观察到的事实,而热力学定律则是对这种观察到的事实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已经足够了。因此他认为,象麦克斯韦那样用小台球的概念来解释观测到的气体行为和热流,是在散布某种不可感知的、因而也是神秘的东西。
    此外,他还反对这一概念,即空间和时间超出了根据观察所建立的概括范围。他认为,空间时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它里面的物质内容和物质分布(这在今天被称为马赫原理,由爱因斯坦首先使用)。他还认为,我们所说的时间只不过是将一系列运动与一标准运动(例如时钟指针的运动)所作的比较而已。
    马赫的哲学在他那个时代并不受欢迎,当时原子论者占着上风;几十年过后,原子论的影响更为巨大。由于爱因斯坦和佩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研究成果,原子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具体。甚至象奥斯瓦尔德这样坚定的马赫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原子是确实存在的。
    然而,马赫的某些哲学观点,特别是马赫原理,却对爱因斯坦有所影响。而且,即使所有的科学家都承认原子的实在性,原子也不再是十九世纪的科学家们所想象的那种弹子球了。在这点上,马赫的观点占了上风。实际上,对原子作力学比拟毕竟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们被迫用数学表达来表示原子,而不再试图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来类比。
    马赫现在最负盛名的是他于1887年进行的气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第一个记下运动物体在达到声速时气流本质的突变。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空气中的声速称为1个马赫,两倍音速就叫做2个马赫,以此类推。在当代超音速航空旅行中,马赫数(1925年首次使用)触目皆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处。
    马赫在中风后于1901年退休,由玻耳兹曼继任其职务。不过,他仍然是个积极的思想家,在奥地利上议院当议员一一一个权力多而义务少的闲差。马赫晚年并不接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尽管相对论揉合了他自己的大量观点。当他正计划写一本书指出其缺点时,死神突然夺去了他的生命。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