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科学技术 >> 生命科学 >> 正文  

科学家从大肠杆菌获取生物燃料

来源:《自然—化学生物学》       更新时间:2011-3-11 12:20:03
 
  日益高涨的油价令美国人头疼。过去两年中普通汽油全美平均价每加仑从1.9美元直升到3.5美元,加州更是突破4美元,人们对新型绿色燃料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愿望越发迫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助理教授张嘉瑜(Michelle Chang)和她的研究团队,用基因转换和替代酶的方式从大肠杆菌中获取可替代汽油和柴油的生物燃料丁醇。这个突破性发现令人们有望从加油站购买到低成本绿色生物燃料。   广泛分布在土壤中的梭菌会自然产生一种化学物丁醇,它是继乙醇后被称为第二代的新型生物燃料。张嘉瑜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通过细菌基因改造获取生物燃料为传统化学研究赋予新的含义。许多学者,包括一些生物燃料公司,已经通过基因改变梭菌的方法来增强其获取丁醇的能力,还有的将外源基因植入酵母菌或大肠杆菌中产生丁醇。目前的研究方法是将梭菌合成丁醇的5个酶植入上述菌内,但因为无法克服因中间体不稳定返回原料的瓶颈问题,一公升细菌培养液获取丁醇不足0.5克,远不够人们对生物燃料的大量需求。   张嘉瑜的突破性发现是将梭菌合成丁醇的5种酶中的2个用来源于其他细菌具有相似功能的酶取代,并植入大肠杆菌中,替换后的酶大幅度降低了中间体的逆反应速度,避免丁醇在获取过程中因中间体不稳定导致产量低的问题。   “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每公升大肠杆菌培养液中获取5克丁醇,是目前最高获取能力的10倍”,张嘉瑜说。这个极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上周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与从粮食中获取的乙醇相比,丁醇更具优点。张嘉瑜实验室的博士后温淼对记者表示,目前美国汽油的乙醇添加量占10%左右,但丁醇较乙醇更接近汽油,能量含量高,挥发性小。相比乙醇需要汽车运输,丁醇使用管道便可节省成本。   张嘉瑜和她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进行产量提高的研究。她说,“如果再做一些必要的改进,我们会做得更好,丁醇的获取量将提高2-3倍,有望进入规模生产。”   出生在加州圣地亚哥的张嘉瑜是第二代华裔,父母来自台湾。张嘉瑜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生化和法国文学学士,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博士。她曾经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2008年以对细菌获取燃料的研究获美国35岁以下青年发明家奖。(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上一篇科学技术:

  • 下一篇科学技术:

  • 混合性白血病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青海湖流域水化学研究获新进展

    牛胃微生物酶可助开发生物燃料

    科学家首次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

    科学家发现受p53调控新型长链非编

    无证据显示欧洲面临冰河期

    新传感器可测细菌生长及药敏性

    为什么不要经常吃油炸食品?

    研究发现章鱼懂得利用椰壳当盔甲

    传染病直接导致全球智力差异

    研究发现蚂蚁曾经驯化过真菌

    科学家发明复合纳米材料合成新方
    生命科学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冰岛居民冰川河拍到水怪 专家称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澳洲发现6.5亿年海绵化石或为最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菲律宾村民捕获巨型鳄鱼:长6.4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长10米重10吨布氏鲸搁浅死亡 被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七大天文科学领域有望获突破
    [航空航天]嫦娥二号今年底前发射 将有六大
    [航空航天]研究发现原初黑洞穿越恒星可引
    [航空航天]NASA:失控卫星或于今日11时后
    未解之谜
    [麦田怪圈]英国军方公布麦田怪圈视频视频
    [UFO飞碟]惊人秘密:我军曾将一架飞碟击
    [UFO飞碟]UFO飞碟入侵是好是坏视频
    [麦田怪圈]《麦田怪圈之谜》1(中文字幕)视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动物同类相食原来有理
    [生物*医学]科学家阐明相关药物分子机理
    [生物*医学]癌症死亡近四分之一是胃癌
    [生物*医学]11月18日小常识:耳膜按摩中药浴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如何解决发动机引擎盖板上有动
    [动物趣味知识]我处有大量的黄粉虫,可不知道
    [动物世界]十大蜇人最疼昆虫:子弹蚁叮咬
    [动物趣味知识]怎样辨别恐龙化石蛋 
    科普文章
    [化学学科信息]高考化学辅导:注意细节 冷静作
    [趣味数学]趣味数学:聪明的猪
    [化学教学教研]光化学烟雾
    [科学考古]解密:七千人大会留下的悬念 陈
    [化学教学教研]高中生书写方程式的问题
    [地球科学]研究提出高镁闪长岩新成因模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1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