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物理 >> 力学 >> 正文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怎样被证明的

来源:N       更新时间:2010-7-4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怎样被证明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不灭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thermodynamics,firstlawof
基本内容: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
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热能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相互转换,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表征热力学系统能量的是内能。通过作功和传热,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使内能有所变化。根据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由初态ⅰ经过任意过程到达终态ⅱ后,内能的增量δu应等于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和系统对外界作功a之差,即uⅱ-uⅰ=δu=q-a或q=δu+a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如果除作功、传热外,还有因物质从外界进入系统而带入的能量z,则应为δu=q-a+z。当然,上述δu、a、q、z均可正可负。对于无限小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表达式为
dq=du+da因u是态函数,du是全微分[1];q、a是过程量,dq和da只表示微小量并非全微分,用符号d以示区别。又因δu或du只涉及初、终态,只要求系统初、终态是平衡态,与中间状态是否平衡态无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是: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这是许多人幻想制造的能不断地作功而无需任何燃料和动力的机器,是能够无中生有、源源不断提供能量的机器。显然,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

①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来表述的)。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把它全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影响(这是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说的,它说明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编辑本段](2)说明
①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指热永远都只能由热处转到冷处(在自然状态下)。它是关于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一切和热运动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的经验总结。
上述(1)中①的讲法是克劳修斯(clausius)在1850年提出的。②的讲法是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的。这些表述都是等效的。
在①的讲法中,指出了在自然条件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由低温物体自动向高温物体转移,也就是说在自然条件下,这个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要使热传递方向倒转过来,只有靠消耗功来实现。
在②的讲法中指出,自然界中任何形式的能都会很容易地变成热,而反过来热却不能在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条件下完全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从而说明了这种转变在自然条件下也是不可逆的。热机能连续不断地将热变为机械功[1],一定伴随有热量的损失。第二定律和第一定律不同,第一定律否定了创造能量和消灭能量的可能性,第二定律阐明了过程进行的方向性,否定了以特殊方式利用能量的可能性。.
②人们曾设想制造一种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机器,这种空想出来的热机叫第二类永动机。它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却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人曾计算过,地球表面有10亿立方千米的海水,以海水作单一热源,若把海水的温度哪怕只降低o.25度,放出热量,将能变成一千万亿度的电能足够全世界使用一千年。但只用海洋做为单一热源的热机是违反上述第二种讲法的,因此要想制造出热效率为百分之百的热机是绝对不可能的。
③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作功是大量分子的有规则运动,而热运动则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显然无规则运动要变为有规则运动的几率极小,而有规则的运动变成无规则运动的几率大。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孤立系统,其内部自发的过程总是由几率小的状态向几率大的状态进行,从此可见热是不可能自发地变成功的。
④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能适用于由很大数目分子所构成的系统及有限范围内的宏观过程。而不适用于少量的微观体系,也不能把它推广到无限的宇宙。
⑤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确定了态函数——温度;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确定了态函数——内能和焓;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确定一个新的态函数——熵。.可以用熵来对第二定律作定量的表述。
第二定律指出在自然界中任何的过程都不可能自动地复原,要使系统从终态回到初态必需借助外界的作用,由此可见,热力学系统所进行的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终态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过程的方向,人们就用态函数熵来描述这个差异,从理论上可以进一步证明:
可逆绝热过程sf=si,
不可逆绝热过程sf>si,
式中sf和si分别为系统的最终和最初的熵。
也就是说,在孤立系统内对可逆过程,系统的熵总保持不变;对不可逆过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这个规律叫做熵增加原理。这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又一种表述。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几率小的状态向几率大的状态演变,也就是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更无秩序的状态演变。熵体现了系统的统计性质。
第二定律在有限的宏观系统中也要保证如下条件:
1、该系统是线性的;
2、该系统全部是各向同性的。
另外有部分推论很有意思:比如热辐射:恒温黑体腔内任意位置及任意波长的辐射强度都相同,且在加入任意光学性质的物体时,腔内任意位置及任意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不变。
[编辑本段]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时间的单方向性
所有不涉及热现象的物理规律均时间反演对称,它们没有对时间的方向作出规定.所谓时间反演,通俗地讲就是时光倒流;而物理定律时间反演对称则指,经过时间反演后,该定律依然成立.
以牛顿定律为例,它是时间反演对称的.不妨考察自由落体运动: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g,设其末速度为v(t),下落高度为h.现进行时间反演,则有其初速度v'(0)=-v(t),加速度a'=g,末速度v'(t)=v(0),上升高度为h,易证这依然满足牛顿定律.
但热现象则不同,一杯水初始温度等于室温,为t(0),放在点燃酒精灯上,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q后温度为t(t).现进行时间反演,则是水的初温为t'(0)=t(t),放在点燃酒精灯上,放出热量q给酒精灯火焰,自身温度降为t'(t)=t(0).显然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关于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陈述.故热力学第二定律禁止时间反演.在第一个例子中,如果考虑到空气阻力,时间反演后也会与理论相悖,原因在于空气阻力做功产生了热.
热力学第二定律体现了客观世界时间的单方向性,这也正是热学的特殊性所在.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定律之一,是指热永远都只能由热处转到冷处。
1824年法国工程师萨迪·卡诺提出了卡诺定理,德国人克劳修斯(rudolphclausius)和法国人开尔文(lordkelvin)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以后重新审查了卡诺定理,意识到卡诺定理必须依据一个新的定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他们分别于1850年和1851年提出了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这两种表述在理念上是相通的。

 

  • 上一个物理:

  • 下一个物理:

  • 2012年或为物理学突破年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

    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及光路图

    科学家发现太阳风酷似“古怪旋风

    鸟巢工程设计中的物理学知识

    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已复制宇宙大

    下任美能源部部长仍将是物理学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

    仿生学或可提高人体机能 打造超级

    如何提高“学困生”阅读物理教材

    美科学家研发机器人消防员 能理解

    实验再次证实微中子超光速 时光或
    力学

    没有任何图片物理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世界速度最快捕食性植物1毫秒内
    普通自然地理[世界地理]西班牙海滩出现大批水母 上千名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研究表明:巨型陨石灭绝了恐龙
    普通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广西灵山县发生3.5级地震 南宁
    宇宙奥秘
    [太空景色]摄像机记录世界各地的英仙座流
    [航空航天]太阳风暴昨抵达地球:专家称强度
    [航空航天]每小时300颗流星光临地球 18日
    [航空航天]“天外来客”下月与地球“擦肩
    未解之谜
    [UFO飞碟]英男子随手拍迷人海景 黑色UFO
    [麦田怪圈]英国蜈蚣状麦田怪圈视频
    [UFO飞碟]ufo史上最清晰飞碟视频
    [麦田怪圈]神秘的麦田圈之谜15视频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医院滥用抗生素湖南卫生厅约谈
    [生物*医学]人造生命引发科学界激辩 夸大研
    [生物*医学]世界首个动力仿生手指 将改善残
    [生物*医学]获准诺奖后 屠呦呦首次露面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有人要石雕,石材雕塑,人物雕
    [动物世界]英国引进濒危物种初见成效 绝迹
    [动物世界]组图:可爱的小长颈鹿
    [动物世界]动物之间的你死我活 狮群凶猛围
    科普文章
    [化学学科信息]一名北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心得
    [科学考古]曹操墓争议远离学术范围 考古队
    [化学实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前沿科学]宫颈癌疫苗低成本制造或称可能
    [生命科学]关键基因变异可遏制艾滋病病毒
    [生命科学]科学家发现导致肥胖基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1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