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高校招生录取已接近尾声,但各种高考诈骗案却频频发生。骗子为何盯上高考?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有利可图”,一则“有机可乘”。
“有利可图”不须赘述。作为关乎成千上万考生前途命运的国家考试,高考几乎形成了“产业链”,“高考经济”蕴藏无限商机。骗子们也看到了这一点,自然也想浑水摸鱼。
“花钱买分数”、“交钱包录取”,这些挑衅现行高考制度的说法看似吹牛皮、忽悠人,可是偏偏有人信以为真甚至上当受骗,究其根源,是因为目前的确存在这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舆论。
且不说各类高考作弊花样翻新、“手段高超”,种种弄虚作假十分猖獗、令人震惊,仅仅从近两年备受关注的高考加分乱象,就让人们对这项制度产生“信任危机”。高考加分的宗旨本来是照顾或奖励特殊考生,为统一高考增加一定的灵活性,可是,在一些省市,花钱上“航模培训班”或“武术强化班”,就可以获得高考加分,一所中学获得加分的学生数竟占全省加分考生的一成。这种变相“花钱买分数”现象不仅严重损害考试公平,也误导家长相信:“交钱包录取”也不是没有可能。
刚刚了结的“罗彩霞案”、尚无定论的“林琳案”,使得考生“假作真时真亦假”。对此,人们不禁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高考,到底还有多少“狸猫换太子”?还有多少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统一高考的制度设计是以公平为原则的,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难以治理的种种招生乱象不仅让国家统一高考“蒙冤”,也给了不法之徒和骗子们可乘有机。
我们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教育考试。可是,迄今为止,我国200多种国家考试尚无一部统一的法律进行规范,这不仅是依法治考力度不够,对于高考而言,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可依。这种状况,也让骗子们感到有空可钻,做起案来无所顾忌。相比而言,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于各种考试舞弊行为、诈骗行为,不仅依法惩办,而且执法必严。在重要考试中违法者,会被判处若干年监禁或巨额罚款,足以让不法之徒胆战心惊。
净化考试风气,治理高考环境,依法治考、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必要前提,在当下,加快考试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迫切需要提高效率、加快进程。与此同时,也应当从高考本身查找问题,认真反思和研究现行高考制度,客观看待它的不足和局限,尽力消弭其缝隙和漏洞。
针对频发的高考乱象,不少人主张,高考要保持公平公正,就必须加强统一管理,强化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淡化自主招生等灵活机制。其实,对于这个规模庞大的国家考试,改革应当尽量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诉求,力求务实和稳妥,不能像个别省那样几年一变,让考生、老师和学校无所适从;但是,决不能因噎废食,决不能墨守成规,修修补补,反反复复,信不过中学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愿给高校足够的招生自主权,抱着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不变,使高考走到“科举”的老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