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神奇的“雾屏”和会唱歌跳舞的机
具有控制功能的“机械蛾”问世 (
手术中的“机器麻醉师”
软科学—我国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成
材料科学-新型的“生物止血带”
海洋科学-南极洲的“热水瓶”是怎
信息科学—日本的“反病毒中心”
信息科学-形形色色的“记忆”商品
比Intel、AMD还赚钱的“芯片”
神通广大的“海中机器人”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前沿科技 >> 未来科技 >> 正文
  天才的“基因”是什么  
格·盖姆在计算表演时的大脑活动部位多出5个。由于瑞格·盖姆可以使用这种额外的记忆区,因此他可避免发生常人易犯的计算错误,而瑞格·盖姆的大脑在不熟悉的领域(例如词语记忆)接受技能测试时,没有异常表现。而且,现年26岁的瑞格·盖姆并不是生来就具备这种计算能力的,他是在20岁之后,通过每天4个小时的记忆练习才培养出这种能力的。因此,这一研究结果从神经学的角度部分证明了阿里克森的观点:长期工作记忆的功能是天才水平表现的基础。

  阿里克森认为,任何人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和努力,都可以拥有这种长期工作记忆的功能和由此产生的天才表现。为证实这一观点,阿里克森博士开始了试验,对只能记住7位数字的普通人训练一年,结果他们可以记住长达80至100位的数字。

  匈牙利人拉兹罗·波尔加的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当人们普遍认为女子不宜参加激烈的国际象棋比赛时,经过严格的心理训练,波尔加夫妇成功地将其3个女儿培训成3个具备世界级水平的国际象棋冠军,而经过最严密训练的第三个女儿,则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超级大师。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维纳认为,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6:55:2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