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动物世界 >> 动物趣味知识 >> 正文  

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什么

来源:N       更新时间:2009-11-3
 
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什么

 

动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的基本功能一样。有的动物不仅听觉非常灵敏,而且耳朵形态也长得特别,蝙蝠的耳朵圆圆的,与身体相比显得很大。蝙蝠飞行时,耳朵象两只喇叭口,能接收口中发出的超声波,耳朵上的毛还能觉察到轻微的震动,比蜗牛的触角还灵。狗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只要有一点声响,它就能听见,而且还能转向,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相反,猪的耳朵长得很大,而且下垂,所以听觉迟钝,爱好睡眠。还有些动物,它们的耳朵,只有外耳道,没有耳廓。例如,鼹鼠的耳朵就没有耳廓,这样便于在地洞里钻来钻去。鸟类的耳朵也是没有耳廓的。如果有耳廓,它们飞行时就会增加阻力。 有些动物的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能保护自身的安全。在树林中蹦来跳去的松鼠的耳廓有保护眼睛的作用,不致被树枝荆刺伤害取晴。热带沙漠里的一些动物,耳朵还大得出奇。在非洲沙漠中,有一种动物叫大耳狐,耳朵竟占了身驱的极大部分;美洲的“皮兔”耳朵竟能遮住大半个身驱。为什么在热带沙漠中的动物,耳朵长得特别大呢?这是因为天气炎热,水分稀少,耳朵便成了出色的辐射器,不但可以挡住烈日热浪的侵袭,而且在大耳朵的后上方,形成了一个不大的扇形辐射弧面,即使在酷热的中午,贴近耳朵的辐射面温度,最高也不会超过13℃。它们靠着奇特的耳朵,把积聚在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机敏的郭狐是狐狸中最小的一种,但耳朵却是最大的。它生活在北非的沙漠中,那里白天酷热,夜晚严寒。白天,郭狐为逃避酷暑呆在地下的洞穴中。这种洞穴可达10.5米长,一直通到小山或土冈边。
在动物的各种感觉中,要数对听觉和声音信号的含意研究得最多。视觉常受某些因素所影响,如太阳光的影响,而声音却是种类繁多、变换无穷的。声音是振动,是介质的机械运动。

动物活动时,如咀嚼、行走、飞行等都能发出声音,在别的情况下,动物也用这些声音传递信息,像雌蚊双翅飞行时的声音,就能引诱雄蚊。但是,它们大部分是噪声,不作为信号使用。

动物用以通讯的信号多是由专门的器官发出的。“知了”的学名叫蚱蝉,它是昆虫中有名的歌手,在昆虫世界中,数它的音量大,歌唱时间长。雄知了才有歌唱本领,雌性不会发声。它们的叫声是怎样发出来的呢?研究得出,在知了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各有一些弹性强的薄膜,叫做声鼓,外面覆有盖板保护。发达的肌肉牵拉着声鼓,肌肉收缩时,声鼓向里,肌肉松弛时,声鼓外突。它们每秒振动130~600次,知了就发出连续不断的叫声。此外,在盖板和声鼓间,有个空腔,叫做共振室,其作用就像我们喜爱的音箱一样,使声鼓的叫声动听、嘹亮。

青蛙的发音器官为声带。位于喉门软骨上方。有些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

雨后,当你漫步到池塘边,你会听到雄蛙的叫声彼此呼应,此起彼伏,汇成一片大合唱。科学工作者指出,蛙类的合唱并非各自乱唱,而是有一定规律,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互相紧密配合,是名副其实的合唱。据推测,合唱比独唱优越得多,因为它包含的信息多;合唱声音洪亮,传播的距离远,能吸引较多的雌蛙前来,所以蛙类经常采用合唱形式。

鸟类由气腔和气柱的共鸣产生声音,气腔或者嘴的张开和闭合能改变声音的性质。哺乳动物则是靠气流运动引起声带的振动而发声的。蝙蝠等一类动物能发出频率高于2万赫兹的超声波,人耳对这种频率的声音只能望尘莫及。因为人类的听力有限,听到的声波频率约在16~2万赫兹的范围内。我们常常看见倒挂在树枝上的蝙蝠,不停地转动着嘴和鼻子。其实,它每秒钟在向周围发出10~20个信号,每个信号约包含50个声波振荡,这样,信号中不会出现两种完全相同的频率。飞行时,蝙蝠在喉内产生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发射出来。声波遇到猎物会反射回来,正在飞行的夜蛾对反射波产生压力,飞行速度愈快,压力愈大,回声声波的频率就愈高。蝙蝠正是用这种回声,探测夜蛾和其他物体,并据此知道作为食物的夜蛾的位置,从而立即追捕它们。夜蛾反以这种超声波作为信号,逃避蝙蝠的追捕。

动物发出的声音有各种特性,它们用调控音节的长短、强弱,增减音节的数目,调节音节的间隔和频率等等方法,再把上述各种特性按不同的组合,结合成许多迥然不同的声音,可以构成极为丰富的声音语言,能传递数不清的信息。

在动物发展了丰富多采的发音器官和发声方式的同时,它们还发展和完善了分辨声音和感受声音的感觉器官——听觉。发声和听觉两者相辅相成,又促进它们的通讯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之更为有效、灵敏和准确。

动物的听觉器官——耳朵出现得较晚。蚊子是由触须上的毛来“听”的;一些蝗虫的“耳膜”在腿上;夜蛾的听觉器官在身体两侧。昆虫似乎多不能辨别音调的高低,但是对声音的强度极为敏感,还会利用声脉冲的节奏特点。各种

昆虫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感受不同,小飞蛾能听到超声波。前面说到,蝙蝠发射超声波寻找蛾类,以便捕食。夜蛾是蝙蝠的主要食物之一,夜蛾能听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接到这些信号后,有时逃开,有时收起翅膀迅速滑落至地面,以躲避蝙蝠的追捕。不仅如此,夜蛾本身也能发出高频率的超声波,以干扰蝙蝠的通讯系统,保护自己。

脊椎动物中,鱼首先获得了听觉器官,这是由迷路分离出来的一部分,逐渐发展成柯蒂氏器官的耳蜗。柯蒂氏器官是重要的听觉器官,结构完善,还能感受环境中微小的压力变化。在环境介质的影响下,耳鼓产生的震荡,经听觉小骨系统传到卵圆窗和迷路液,再把震荡传到柯蒂氏器官,柯氏器官的纤维发生共振,刺激受听觉神经支配的相应感受器,于是产生听觉。

一种声音信号只要产生1×104微巴的压强,使耳蜗膜移动1×10-11厘米的距离,就能有听觉,可见耳朵的灵敏程度是极高的。但是,每种动物的听力不同,狗能听见每秒38000赫兹的频率;海豚和鲸能听见每秒100000~125000赫兹的频率;听力冠军似乎应该属于蝙蝠,它能听到每秒300000赫兹的频率。如果人类也有了这样的听力,那么我们就如置身飞机场一样,耳边终日有雷鸣般的轰响,不得安宁。可想而知,我们认为的宁静夜晚,对蝙蝠将是充满刺耳音响嘈杂的空间了。

动物应该有多少只耳朵呢?一些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生有两只耳朵。我们知道,一般声音不会在同一时刻进入两只耳朵,除非颜面正对着发声方向才有可能。有人统计了狐的听力,它们两只耳朵相距10厘米左右,声音进入两只耳朵间的时间差只有3×10-11秒,为了让两耳同时听到声音,狐要不断地转动头部,调整声音进入双耳的时间,才能判断声音的方位。

动物发出声音用以在同类间进行通讯的事例是很多的,声音信号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鳄能发声。古代记载了“吴越之人以鼍应更”,鼍指的是扬子鳄。我国江浙一带栖居着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各国科学家对这种动物很感兴趣。扬子鳄的吼叫如同密集击鼓的声音。一只雄鳄占有的领地,不许其他雄鳄进入。遇有闯人者,主人就会大声威胁,责令入侵者退出,否则将发生一场恶斗。

雌鳄把卵产于岸边的沙中,它可以连续80余日不吃不喝,耐心地守候其旁。待沙土内的小鳄在蛋壳中发出嗝嗝声音,越叫越响,20米外都能听清楚,它们的父母就在此时用前爪和嘴巴拨开沙土,小心翼翼地把鳄蛋一个个地叼出来。有趣的是,蛋到了父母嘴中以后,小鳄立刻停止尖叫,只发出软绵绵的“吱吱”声。雄鳄和雌鳄把蛋放到水里,轻轻挤压,蛋壳破裂,小鳄即进入水的世界。小鳄聚集在一起集体行动,用声音与雌、雄鳄保持联系,遇有危险,立刻尖声呼叫,父母马上前来护卫。

苏联科学家研究了鸡孵蛋的过程,发现小鸡在出壳前也是频频发声,并越叫越响。母鸡则以咕咕咕地叫声安慰它们,似乎在与小鸡交谈。鸡和蛋的对话持续数小时,小鸡纷纷破壳而出,小鸡的出壳时间前后相差不多。奇怪的是,若用孵化器人工孵卵,小鸡出壳时间参差不齐,要持续2~3昼夜。科学家认为,这种前后不齐的现象,是由于缺少鸡和蛋的信息联系的结果。他们在人工孵卵时,把小鸡的声音传给母鸡,又定期地把母鸡的声音通过扬声器放给小鸡听,结果小鸡出壳的时间就缩短了,说明母鸡和蛋的对话,对于蛋的孵化有重要作用。

许多鸟是鸣唱的能手,英国的生物学家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一颗鸟卵,其形状、大小、色泽和重量与真正的鸟卵一模一样。只是该卵由玻璃纤维制成,内装高灵敏接收仪和袖珍无线电发射仪。科学工作者把这枚“鸟蛋”放在鸟巢中,骗过了鸟妈妈,鸟把这枚电子鸟蛋当作了真蛋一样地孵化,生物学家由此搜集了大量的鸟语的情报。

鸟类通讯的声音语言相当丰富,有寻求配偶的鸣唱,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的鸣叫,更有亲鸟与幼鸟的联系信号,种种不一而足。佛令斯博士发现鸟类也有方言、土语。他指出,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

有时,在同一地区生活的鸟类,并非属于同种,却能互相熟悉彼此的部分语言含意。例如,当一种鸟遇险发放报警叫声,其他的鸟,虽然与报警者不是同一种类,听到这种叫声,也呈现惊戒或躲避的反应,说明,它们也明白了其中含意。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它们朝夕相处在一起,彼此熟悉了相互的语言部分的缘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学家对鸟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汇集了各种研究成果,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词典”,统计了二三千种叫声,解释了它们的内容和辞意,对揭示“鸟语”的奥秘颇有助益。

了解到鸟语的信息内容,就有可能利用它们的语言,定向地管理鸟类。法国农民对乌鸦毁坏作物,盗食谷物的行径,深恶痛绝。为此,法国科学工作者研究了乌鸦的控制问题。他们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附近的乌鸦纷纷惊慌而逃,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抵这个地方。这个实验表明,利用动物的声音信号,控制它们的危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些体型大的鸟类靠近机场,常钻入飞机涡轮机中,造成飞机失事,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以前,人们曾使用强烈的噪声,如爆炸声或枪声驱逐它们,也用来驱逐其他有害动物,然而动物很快会适应这种声音,噪声变得对它们不起作用,却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再加上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所以未被人们普遍接受。人们可以模拟动物的声音信号,驱散有害鸟群;录制诱集信号,招引益鸟,啄食害虫

郭狐的大耳朵有两大用处:由于表面积大,可以帮助身体散热;另外就是增加了辩间能力。晚上,郭狐靠它收听要捕食的动物----如沙鼠、小鸟、蛇和蝎子,所发出的声音:也收听那些想吃它的动物_如鬣狗和胡狼,发出的声音。

白天、郭狐靠耳朵帮它散热;晚上,靠身上的皮毛给它取暖。

郭狐经常捕猎体形比它大的动物,如沙漠野兔。它迅速地咬住猎物的脖子,把它咬死。

 

儒艮,给小儒艮哺乳时,人远远望去,仿如海洋中有一女人站立于海水中给孩子哺乳。
儒艮是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的1个单型种,又名人鱼。儒艮体纺锤状,体长2.5~3.2米;头小、眼小,无外耳壳;吻短而钝,鼻通道肌肉收缩,可封闭鼻道,防水浸入;全身棕褐色或灰色,几乎无毛,仅嘴周围有稀疏的须;前肢呈桨状鳍肢,后肢消失;胃分贲门和幽门两室,幽门部有2盲囊;小肠长约10米,大肠23.6米,有圆锥状盲肠,为草食性动物消化道的特征。

儒艮分布自非洲东海岸,经印度洋、亚洲东南部沿岸至中国广东省和台湾省南部,向南至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北部海岸、太平洋诸岛,最北至琉球群岛。栖息处仅在海洋,很少至淡水中。吃海藻和浅海水草。潜水至30~40米深的海底寻食,可潜水1~10分钟,浮至水面换气,再潜水。饱食后,伏于礁石丛中,静若岩石。不洄游。常成对或3~6只小群活动。游泳主要靠尾鳍挥动,游速慢。妊娠期11个月,1胎1仔。油似鳕鱼肝油,可供医用(营养品)。肉鲜美,皮可制革。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海牛应该是把`据说,“人鱼”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形是manatee(海牛),产于太平洋、印度洋和红海一带的热带海域。雌性海牛常以鳍状前脚怀抱幼子,以垂直的姿势在水中换气或喂奶,远远望去,
如同一位体态丰满的少妇怀抱孩子浮游在水面上。
儒艮,
海牛,先来看看这段资料:
据《述异记》载,宋朝有个叫查道的人在航海时,见过一种鱼,他描述说“海上有妇人出现,红裳双祖,髻鬟纷乱”。这就是文人笔下的“美人鱼”。两千多年来,民间流传着人鱼的传说:是海里有一种神秘的动物,上半身像女人,下半身似鱼,取名美人鱼。她出没大海,载沉载浮,破惊涛如履平地,驾骇浪似乘扁舟。我国古书上也颇多记载。南朝《述异记》砷说,南海有鲛人,身为鱼形,能纺会织,哭时会掉泪。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传说。

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美人鱼”指的就是海牛类动物,我们普遍认为是儒艮,下面来看看它的具体资料——


儒艮

儒艮俗称美人鱼,是世界性珍贵兽类,人们极少见到

别名人鱼

学名dugongdugong

英文名dugong

儒艮科dugongidae

分布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型,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叉形,无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对乳房。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浮出水面,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儒艮是由陆生草食动物演化而来的海生动物,曾遭到严重捕杀,资源受到破坏,亟待加强保护。

其实,美人鱼并不美,它就是生活在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沿海一带的一种海兽,叫儒艮。这个名字是由马来语直译过来的,也有人称它为“南海牛”。除我国外,在印度洋、太平洋周围的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它生活的足迹。
儒艮不仅形象不美,而且还很丑陋。它的体型像一只巨大的纺棰,有3米多长,400多千克重,身大头小尾巴像月牙。最难看的是它那像耗子一样的眼清,鼻孔顶在头上,耳朵无耳沿,两颗獠牙从厚嘴唇边露出,样子十分难看。皮色灰白,身上长着稀稀拉拉的硬刺,实在算不上什么美,但说它是美人鱼,是因为它在生活习性上有和人类相近的地方,就是幻儒艮都是吸吮妈妈的乳计成长;儒艮的体型也确有点像女人的地方,它通化了的前肢?d?d胸鳍旁边长着一对较为丰满的乳房,其位置与人类非常相似。所以在它偶尔腾流而起,露出上半身出现在海面上时,真有点妇人模样。
儒艮生活中不挑食,大都以海藻、水草等多汁的水生植物以及含纤维的灯心草、禾草类为食,但凡水生植物名基本上都能吃,它的食量较大,每天要消耗45千克以上的水生植物,所以它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用在摄食上。儒艮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回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这就是它所以叫“海丰”的原因。它行动迟缓,虽然常年生活在海中,但水下功夫非常一般,游泳速度只不过每小的2海里左右,即便是在被敌人逼赶时,逃跑的速度也超不过5海里。正因为它能吃但又不愿动,所以养得体胖膘肥,常常成了逐利者的捕杀对象。儒艮体色灰白,体胖膘肥,油可入药,肉味鲜美,皮可制革。正因为如此,所以屡遭人类杀戮,如不严加保护,它们就有灭顶之灾。因此,儒艮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怀特教授可谓一名名副其实的“美人鱼博士”。他不辞劳苦,整日与美人鱼打交道,精心研究美人鱼的习性和生活,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美人鱼材料。仅最近5年,经怀特博士救助的受伤美人鱼就达450头。
美人鱼学名儒艮。美人鱼喂奶时以其粗壮的手拥抱着孩子,头部和胸脯全部露出水面,酷似在水中游泳的人,故有“美人鱼”之美称。事实上,美人鱼与人为善,尽管身材魁梧,但其性情十分温善,与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友好相处。美人鱼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在北美洲主要安居在墨西哥海湾佛罗里达半岛沿岸。就是在这个美人鱼世世代代生活的海湾,由于近10年来半岛的开发,人口骤增,工业污染,使美人鱼正面临濒危的境地。

儒艮性情安静,行动缓慢,白天总似昏昏欲睡,饱食以后大部时间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消磨时光。苍灰色的体色使它不易被发现。它喜生活于近岸浅海,从不到大洋深海中冒险。每当傍晚或黎明便到处觅食,大口吃着海藻或其他海草。每天要吃几十公斤,食量很大。它是靠臼齿磨碎食物,而不是像牛那样的反刍动物。

儒艮生儿育女也离不开水。儒目的孕期可能为一年。刚出生的小儒艮尾巴向前蜷曲,游泳力弱,母兽常把它托出水面吸入第一口气。儒艮的乳腺位于胸部鳍肢之间,与人的乳房位置相似,这或许是称其美人鱼的最大原因。甚至有人说它是用前肢抱仔半身露出水外喂奶,其状若人。其实它是水平地浮在水面,身体略侧,小儒目与母体斜成一个角度,口吸在乳头上吃奶。


儒艮喜生活于温暖水域,水温低于15℃时它就容易患肺炎死去,所以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沿海较常见。其他几种海牛也多生活在较温暖的水域。

儒艮(包括其他海牛)的皮可以制革,肉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胜似牛肉。油是贵重的药材,与鳕鱼肝相似,肺病患者或体弱者服用,疗效颇佳。齿和骨可以作象牙雕刻的代用品。儒艮全身都是宝,所以被捕颇多,濒临灭绝,需加保护。

以上转自http://www.sjkc.com.my/edu/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632等的资料希望能让你满意
祝你好运

顺便附上图片<ahref="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43/96/92/1241439692.5825668.jpg"target="_blank"><imgsrc="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43/96/92/1241439692.5825668.jpg"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儒艮书上说得

 

  • 上一个动物世界:

  • 下一个动物世界:

  • 群雀围观俩麻雀斗殴 难道鸟真如此

    好奇宝宝被狠咬 小猕猴尝荨麻的搞

    成千上万蝴蝶大迁徙栖居树干 宛如

    上海百年紫薇花开正茂 树冠如盖仍

    时代周刊2010十大新发现物种:蟾

    跳蛛具备360度视野 主眼犹如摄像

    走进中科院实验动物基地:每年150

    英研究现代马基因 证马最初寻花于

    合肥发现罕见双头乌龟 身材迷你仅

    松鼠觅食误钻进搞怪面具 头大身小

    追踪大白鲨:科学家用巨型升降机

    美动物园诞生小长颈鹿 面对镜头露
    动物趣味知识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真菌类奇特造型:珊瑚菌好似海
    普通自然地理[地震]汇聚国际教育怎么样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全球9大最令人惊异洞穴:最长洞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美研究称古巴青蛙数千年前搭乘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科学家在银河深处发现暗物质粒
    [航空航天]我国载人登月将从海南出发
    [航空航天]1月内出8起UFO事件 专家称明年
    [航空航天]美日加宇航员将进行深海训练模
    未解之谜
    [麦田怪圈]2012?传说!视频
    [UFO飞碟]遭西班牙军机攻击 UFO坠海
    [UFO飞碟]UFO撞不到东西的原因视频
    [麦田怪圈]航拍广汉麦田怪圈视频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癌症研究机构点名多种化学品 或
    [生物*医学]美药管局警示他汀类药物潜藏风
    [生物*医学]睡眠不足脑退化 贪睡婴儿易长高
    [生物*医学]长沙婴儿患上怪病 血液竟然呈现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鸡兔同笼鸡比兔多10只但鸡脚却
    [动物趣味知识]什么牌子的狗糧好??? 
    [动物趣味知识]求描写动物吃食的样子的句子?
    [动物趣味知识]什么动物身上只有黑色和白色 
    科普文章
    [工程材料]新型纳米涂层可防物体表面结冰
    [化学学科信息]专家:高考改革让“指挥棒”指
    [化学课外知识]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
    [物理科学]科学家发现中微子之间第三种“
    [物理实验研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教学教研]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1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