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物理 >> 物理教学 >> 正文  

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策略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4-05-03 12:24:06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开放和个性化的知识观,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使是复习教学,也不能考什么,教什么。而应有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眼光,为学生创设一种发展空间,使教学成为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成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笔者一直从事初中的物理教学工作,针对中考物理试卷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复习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的复习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 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因而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成功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和谐的统一。

  比如,在进行 “光的反射”复习时,就创设下面的情境: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一阵大雨过后,小华和小明两人迎着月光相约来到村外散步,边走边谈,回家时两人的裤子都被路上的积水弄湿弄脏。请问,如果你是小华或小明,你如何判断路上哪里有积水,使自己不至于踩到呢?接着学生就议论纷纷,有的说凭着对路较熟;有的说出去时迎着月光,路面上较亮的地方有积水,回来时却是较暗的地方有积水;有的说……于是就可借助学生的回答,从而自然地复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等相关知识点。

  二、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复习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确立、规律的揭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新课程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实验,尤其重视探究实验对学物理知识的建构,在设计物理知识学习的课程安排时,很多章节将实验内容设计其中。所以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时,应根据知识建构的需要,将实验复习与知识复习在时间结合在一起复习。实验复习在复习教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是以实验为材料,让学生在了解和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复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应当使他们物理思维方式得到训练。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然规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例如:小明认为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小华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小李认为,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若要回答以上问题,只需要准备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较深的容器1个,带盖的玻璃瓶1个。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来找到正确的观点。

  在实验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实验结果,而缺乏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监控。应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展示分析思路,纠正思路的偏差。教师也不能总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因为教师给学生的往往是专家的分析思路、思维过程,而对中间出现的不适当思路调节,新思路的寻求与评价,以及最终思路的定向过程隐藏起来,不利于学生思维过程的指导和训练。

  为此,实验前教师要从学生所具有的思维水平来审视、思考、设计实验思路,实验中让学生自主地发挥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对思维过程进行监控,注重过程监控教学。当学生思路发生障碍时,教师给学生一些恰当点拨与提示。学生运用提示信息,调整思路,反复思考,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只有自己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向才能真正学会思维。

  三、以建构知识结构体系为主的复习教学策略

  知识结构体系网建构,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基础上,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该阶段的复习具有系统性强、概括性高、条理清楚等诸多优点,强调综合能力突破。为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建构,应为学生设置更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复杂的问题过程中实现物理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

  如在“力学知识复习课” 的教学中,上课时我拿着一块砖走进教室,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在黑板上写上“敲门砖”三个字,然后提高音量说:“同学们,今天复习课请大家运用所学的科学知 识围绕这块砖块提出问题,让这块砖来敲开你们的思维之门吧!”同学们兴趣十足,从不同方面展开联想,纷纷提问,其中涉及了有关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化学等不同角度问题,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

  力学: m、V、ρ、F、p、G、f、F浮如何求?

  热学:砖块是否有热能,砖多地区(内陆)温度变化有何特点?

  光学:为什么可以看见砖块?为什么砖是红色?为什么用一块砖可挡住视线?

  电学:砖能否导电?为什么不能导电?

  再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将要复习重点——力学知识列出供全班学生探究讨论:m、V、ρ、F、p、G、f、F浮如何求??在罗列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创设,使知识结构系统化和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认识更为深刻,不仅从中渗透了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考虑问题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联系人文背景为主的复习教学策略

  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相关学科,要求关注提供 宽广的人文背景,从而使学生获得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让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的美成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发挥科学和人本教育功能。例如:我们可以联系古代文学中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当代科技带来的负面热点内容等。

  五、互动式的复习教学策略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指以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为主,教师的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是为了发挥学生在复习时自主性,确保学生在复习教学中充分的参与复习过程,重建更深刻、系统的知识结构而进行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它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师是课堂互动的组织者、调控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科学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在互动性中不断发展,随着问题导学互动,知识重温互动,联系实际互动,创新实际互动,逻辑推理互动,最终进行信息汇总小结。互动课堂教学方式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教师采取综合、灵活的教学策略。

  物理复习中要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教师应在教学策略上进行创新,促使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行之有效的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形成,使之能够既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物理成绩。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及同行的重视。

  • 上一个物理:

  • 下一个物理:

  • 爱因斯坦高智商或与大脑有关:结

    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恩

    浅议水中灯光的倒影问题

    不落的纸片

    海市蜃楼大揭秘

    如何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验探究教学

    机基站伪装潜伏引强烈关注

    皮带传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分析

    学生对“铅柱实验”的科学探究

    关于电冰箱的几个问题的诠释

    画家机器人问世:10分钟绘制大师

    科学家实现《星际迷航》中“牵引
    物理教学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陕西发现罕见棕色大熊猫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显微镜下细节之美:沙粒上的细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我国水稻栽培纬度最高限试种成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83种珊瑚被要求列为濒危物种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银河系内适合人类星球很多 近五
    [航空航天]我国完成超大规模宇宙模拟实验
    [航空航天]暴雨突袭肯尼迪航天中心 发现号
    [宇宙探索]英国女子自称遭遇17次外星人 被
    未解之谜
    [UFO飞碟]中国最著名外星人UFO飞碟录像视
    [未解之谜新闻]无解之谜: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
    [UFO飞碟]俄罗斯民众抗议选举舞弊 人群上
    [UFO飞碟]英国IT工作者偶遇UFO 专家已介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美丽少女减肥不成反丢命 患厌食
    [生物*医学]科学家首次破解按摩神秘机制(
    [生物*医学]素食并非健康灵丹妙药 完全不吃
    [生物*医学]乐观者的大脑“报喜不报忧”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人人农场到16级以后的请进 高级
    [动物趣味知识]为什么鸽子张嘴呼吸上颚有黄分
    [动物趣味知识]什么动物是爬树高手 
    [动物趣味知识]狗狗生病很严重,帮帮忙 
    科普文章
    [物理教学]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的特点与选学
    [医药健康]研究破解蛋白诱导细菌自杀机制
    [化学科学]小分子配体与核酸识别研究获进
    [化学教学教研]研究称放射性气体氡可诱发肺癌
    [力学]dp dt名词解释 
    [物理资讯]一位物理界的音乐老顽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4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