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化学 >> 化学课外知识 >> 正文  

石趣石话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8-1 11:17:38
 
纸、笔、墨、砚合称为文房四宝,这是我国古代写文字时必备的用具, 配合得当,才能写出好字来。其中对石砚的选择,也十分讲究。例如唐代著 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就把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 临潭的洮河砚以及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列为当时的四大名砚。
  端砚
  产于广东肇庆,当地古称端州,故名端砚。具体的石料出自肇庆的端溪, 在肇庆东北 20 公里的西江羚羊峡出口处。曾有“端州砚出端溪水,匠人入水 伐山髓”之诗句。
  自唐代初年,当地就采石制砚,迄今已有 1300 余年的历史。 端砚的特点在于:质地细腻,硬而不滑,坚而不糙。而且有发墨快,不损毫毛。色调雅丽,讨人欢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一般略带微黄的翠绿, 深浅相间,颇有色晕,佳者可达十几层之多。另外,由于矿物集合体的风化 程度不同,还能显现出晶莹的“石眼”--呈杏绿色。有时形成瞳眸,圆形 或尖长状,名曰鸲鹆眼(八哥眼)、雀眼、猫眼等。
  端砚的石料取自 3.6 亿年前的前泥盆纪变质岩系,以泥质硅质绢云母板岩为最佳,泥质砂质绢云母板岩次之。岩石中的颗粒要求小于 0.1 毫米以下。 歙砚 歙砚的具体产地在歙县(古称歙州)黄山支脉的歙山、龙尾山。龙井、溪头、小清、灵岩山、祁门等处。其中以产于龙尾山者最佳,称为“龙尾砚”。
  南唐时,将它与李廷挂墨、澄心宣纸、诸葛氏笔四者推崇为文房四宝。 我国保留的砚台王,即产于安徽歙县的歙砚,长 87 厘米、宽 65 厘米、厚 11 厘米,重达 120 公斤。整体呈方圆形,砚的周围由方建成(徽州砚厂工
  人)雕刻出黄山景致,取名“八百里黄山图”。这块石砚的材料是含粉砂质 板岩,尚有“鱼子纹”,是歙砚中的名品。
  歙砚具有质坚细腻,温润莹洁,发墨省,不吸水,不损毫毛的优点,再加上工匠的精心雕琢,美观大方,令人爱不释手。诚如《歙砚辑考》中所说 的:“凡石质坚者必不嫩,润者必不多滑,惟歙砚则嫩而坚,润而不滑,扣 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兼以纹理烂慢,色似碧天,虽用积久,涤之 略无墨渍,此其所以远过于端溪(砚)也。”
  歙砚出产地的地质环境,位于“江南古陆”的东段,它的石料是灰黑色 板岩与灰色千枚状砂岩,地层时代属于距今 13.5 亿年前的元古代震旦纪,是 海相泥、砂质韵律沉积形成的浅变质岩石。
  这些轻度变质岩,具有泥质显微鳞片变晶结构,粒度为 0.005~0.01 毫 米,其主要成分是绢云母、石英、炭质、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等。
  洮河砚
  亦洮挑砚,产于甘肃洮州(今临潭),但从行政区划看,应在卓尼县境内。
  北宋时期开始采石制砚。 洮河砚有石质细润,呵气成云,一会儿便能凝成水珠,色泽嫩绿,发墨不减,不损毫毛,涩而不滞笔,久贮不涸等特点。
  洮河砚产地的地质条件属于西秦岭古生代晚期的板块碰撞带(扬子板块 与华北板块相碰的地带)上,其中的早石炭世地层已经变质,在这些变质岩系中,粉砂质绢云母板岩最适宜于制作砚石,因而洮砚之名就传扬四海了。
  澄泥砚
  顾名思义,这澄泥砚与其它砚不同,有个“泥”字,原来它是一种陶砚, 而非石砚。唐代韩愈《瘗砚铭》中说:“土乎质,陶乎成砚”,即此也。出 产于山西汾河畔的绦州(今之绛县)一带。
  制作澄泥砚的粘土其主要矿物成份有: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石英;其次有:钾纳长石及少量方解石。矿物颗粒的直径在 0.01 毫米左右。烧结以 后的硬度可达 4.2~4.8 之间。经烧结以后,主要矿物都变成层状硅酸盐,所以容易发墨。
  园林石趣
  园林建筑,除了树木花草、碧波流水、亭台廊榭以外,叠石造山也是不 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地带,创造曲折幽邃的情趣,使天然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此为我国古典园林之一绝。
  用于园林建筑或盆景装饰中的山石,选择的要求必须符合瘦、漏、透、
  奇、皱、丑这六个主要特色。瘦石的作用,在于显示景物之峻秀挺拔,璀巍 雄奇;漏石是遍体空洞,玲珑得体,增添景物疏秀奇美的实感;透石是石体 涡洞相通,变幻含情,具有窈窕轻盈之意;奇石是具有某种形象,或似禽如 兽,或赋山川诗意,给人以壮丽、奇特的画境之感;皱的特点,在于石头表 面具有皱纹密布,层次分明,变幻无穷;丑石是指石头具有戏剧人物中的小 丑特点,具有丑态百出的幽默感。当然,在一块具体的山石上能有六者兼备 的是十分难觅的,不过有其中之半者亦可选用,一般常用的园林或盆景石料,不外乎以下几种。
  太湖石
  太湖石的名气在唐代已经很盛行了,宋代达到鼎盛。 目前,最大的一块太湖石保存在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宋代应奉局遗址)的“瑞云峰”,巍峨突兀,四面入画,富有艺术魅力。苏州众多的园林里,或者南京的瞻园、上海的豫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甚至北京的颐和园,几 乎随处可见青松翠竹、红花绿草间掩映着涡洞相连、错落有致的太湖石;或者在亭台廊谢、清流碧水间堆云叠嶂的太湖石。人行其间,峰回路转,山重 水复,极尽曲径通幽之妙。
  黄石
  顾名思义,所谓黄石,即黄色的岩石,又名英德石,以广东地名名之。 但作为园林石料,并非所有的黄石都能用,还要考虑到坚固耐蚀。目前选择用于园林布置的黄石,必须色艳质坚,多采用石英砂岩一类。例如无锡蠡园、 苏州沧浪亭、北京颐和园等名园所用的石料,几乎全属于此类。
  几块、几十块,甚至更多的黄中寓红,红中带黄的石英砂岩,经过艺术 的叠垒,衬以绿树芳草或色调柔和的花卉,自然美景就跃在眼前了。例如江 苏扬州的个园,有石涛(公元 1641-1707 年)设计堆砌的“四时山景”中的 秋山一景,即由黄石叠成,气宇恢宏,山势峻伟,且无园林雕琢的痕迹,真 如移来安徽的黄山。
  石英砂岩的产地较多而分散,许多古生代、中生代的陆相地层中都不乏 所见。江南园林中多采用地质历史上泥盆纪晚期形成的“五通组”地层中所 产的岩石,长江中、下游一带随处可得,就地取材,既经济,又美观。
  玉质鉴别法
  鉴定古代玉器,除了器形、纹饰和做工的鉴别外,还应进行玉质鉴别, 而玉质的鉴别方法是考古工作者所不熟悉的。
  概括地说,玉质鉴别可分肉眼鉴别和借助仪器鉴别两类方法,它们是相 辅相成的。肉眼鉴别法主要有观察颜色、玉石质地特征以及用小刀等简单的 工具大致确定其硬度等。然而,肉眼鉴别毕竟是粗略的,有时是不可靠的, 特别是对相似的玉石往往得不出可靠的结果。为了精确地鉴别玉质,必须借 助宝石学和矿物学的方法,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科学的鉴别。用科学方法鉴别 玉质,不仅精确可靠,而且鉴别数据还有助于为进一步研究玉料的来源提供 科学的依据。
  下面介绍的一些鉴别玉质的方法,有些考古者可自己进行,有些则需要 送样到有关部门进行。然而不管是自己动手还是请别人鉴别,都要对其方法 和手段以及效果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让科学鉴别方法和鉴 别数据为考古学服务。
  从“辄以色别”说起
  章鸿钊曾说过,古代人“每遇宝石,辄以色别”,这是因为当时条件所 限,无法鉴别宝石或玉石的矿物成分,才特重色彩。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记载和氏壁“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就是单纯从颜色着眼的。今天,我们虽然已经有了矿物学知识,但在进行玉质鉴别时,玉 石的色彩仍然为重要依据之一,因为颜色是最直观而又便于识别的标志。肉 眼鉴别如此,用显微镜鉴别也如此。
  玉石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同其组成矿物有关。也就是说,玉石的颜色同矿物对可见光(白色)不同波长的吸收程度有关。同时颜色也同矿物中所 含色素离子以及晶体缺陷等有关。
  1644 年,科学家萨斯·尼乌斯是第一个研究白光组成的人,他让白光通过棱镜,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七色光中每一种颜色 都在白光波长(3900~7700A 之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已知紫光在 3900~4200A,蓝光在 4200~4912A;绿光在 4912~5750A;黄光在 5750~5850A;
  橙光在 5850~6470A;红光在 6470~7700A。 矿物学家和宝石学家告诉我们,矿物吸收某种颜色的波长后,呈现出其他波长的颜色,称为“补色”。补色如图四十八所示,如吸收绿色光,呈现 出红色;吸收蓝色光,呈现橙色;全部吸收,呈现黑色;对所有波长各色光 吸收程度差不多,呈现灰色;完全不吸收,则呈白色或无色。
  那么,矿物为什么会吸收某种光波呢?这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问题。目 前常见主要有下面三种原因:
  第一,矿物吸收光波,同矿物的成分中含有某些“色素离于”有关。常 见色素离子的元素有钛(Hi)、钒(V)、铬(Cr)、锰(Mn)、铁(Fe)、 钴(Co)、铜(Cu)、镍(Ni)、轴(U)和针(TR)等。它们在白光的照射 下,电于发生“激发”或“跃迁”而吸收某种光波,于是出现了颜色(补色)。 这些在矿物中能引起颜色的元素,在矿物中都呈离子形式存在,矿物学家称 其为“色素离子”。如,翡翠的翠绿色,就是色素离子 Cr3+引起的;碧玉呈绿色,同透闪石或阳起石矿物中含 Fe2+有关。然而,各种色素离子吸收哪种 颜色的光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受“激发状态”和“离子极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如,同是 Cr3+离子,由于“离子极化”的强度 不同,在翡翠中呈翠绿色,而在红宝石(刚玉矿物)中却呈红色。矿物中所含色素离子的种类、含量多少及其它杂色的干扰等也会影响颜色的深浅和色 调的不同。我们详细测定和研究玉石中矿物所含色素离子的特征,不仅能从科学上深入理解玉石的颜色,而且通过它们的含量和分布状态,还可以进而 了解玉石产出的某些地质环境,从而有可能对探索玉石的产地或来源地提出 某种依据。尽管目前对玉石矿物中色素离子研究得还不够,但这一研究势将 对古玉鉴别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矿物吸收光波同晶体结构有关。矿物学家发现,如果矿物晶体有 缺陷(如错位、填隙、空位等),电荷在缺陷处不稳定,当受到光的照射时,电子会发生“激发”而吸收光波。如方解石晶体有缺陷时,则可能出现黄、蓝、绿等色。晶体为什么会有缺陷,这同晶体生长时的环境有关。深入研究晶体缺陷,将来也有可能提供玉石产地的辅助证据。
  第三,矿物,特别是某些宝石,吸收光波还同某些裂纹、解理以及气孔 等有关。这些特征能对光产生干涉,出现颜色或出现变彩及游彩等。如水晶 的裂纹可对光干涉出现晕色;全绿宝石晶体内的平行“管状”气孔以及木变 石的纤维构造能对光集中反射出现游彩,形成猫眼石品种。此外,有一种叫“欧泊”(定宝蛋白石)的宝石,因内部的二氧化硅(SiO2)球粒有规则的堆积,间距在 2000A 左右,能对光起光栅作用,从而出现五颜六色的变彩等。 根据矿物产生颜色的成因,玉石或宝石也可分为自色(固有的颜色,如孔雀石的绿色)、它色(混入色素离子引起的颜色)和假色(如水晶裂隙产生的晕色)三种。 在鉴别和描述玉石的颜色时,我国珠宝工艺美术界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出现了许多有形象的颜色名,如翡翠有“宝石绿”、“蛙绿”等。
  • 上一个化学:

  • 下一个化学:

  • 等效思想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银镜反应实验改进

    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演示器

    2012高考化学复习:具有漂白作用

    磷化氢和硅化氢的自燃

    家庭小实验

    木炭的吸附性

    基于探究的化学概念掌握教学模式

    一次型滴眼液竟含三种化学成分,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

    铁与硫粉反应改进装置
    化学课外知识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伤亡怎么样?伤情
    普通自然地理[地震]关于西南大旱和青海玉树地震的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吉林珲春拍到野生东北虎远东豹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为什么海参会有“分身术”?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美政府称尚未发现外星人存在证
    [航空航天]我国岫岩陨石坑被研究证实
    [航空航天]10月29日木星冲日 公众可赏太阳
    [航空航天]黑洞喷射能量形成银河系中心两
    未解之谜
    [麦田怪圈]令人震撼的蝴蝶人麦田圈视频
    [麦田怪圈]老梁故事汇20120514 谁制造了麦
    [UFO飞碟]英国绝密档案:丘吉尔封锁UFO事
    [UFO飞碟]UFO专家:英国有与外星人作战的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英医学家公布17周大胎儿腹中微
    [生物*医学]专家详解性早熟原因 力倡母乳喂
    [生物*医学]美国研制出“人造血液” 能否用
    [生物*医学]超级病菌扩散 须全球协同合作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安全蛋是什么动物生的 
    [动物世界]婆罗洲发现新种懒猴 分泌毒液可
    [动物世界]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7年:野生动物
    [动物趣味知识]锦江气狗和三箭气狗到底谁仿的
    科普文章
    [力学]开普勒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能互
    [物理科学]研究证实磁性对高温超导有关键
    [生命科学]研究揭示IGF2基因印迹丢失原理
    [化学课外知识]认识顶夸克
    [化学教学教研]暑假过大半早调生物钟谨防“开
    [化学教学教研]高校教师考核须科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3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