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化学 >> 化学课外知识 >> 正文  

煤的有机硫脱除技术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5-15 15:28:58
 
    煤的有机硫脱除技术,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化学试剂与煤发生化学反应,使煤中的硫转化为可溶物,继而从煤中洗脱的化学脱硫法。目前已发展为数十种(本文只介绍与我国煤炭种类和质量相匹配的“溶剂萃取脱硫技术”)。
  
  溶剂萃取脱硫技术,是在惰性(N2)环境中利用溶剂分子与煤的含硫官能团发生物理、化学行为,将煤中的硫溶提出来的过程。实施煤的有机硫脱除技术,旨在为煤的气化、液化等工艺用煤创造(绿色)条件。
  
  1四氯乙烯萃取脱硫法
  
  四氯乙烯萃取脱硫法简称PCE法。四氯乙烯是一种无色不易燃烧的有机溶剂,其分子具有特殊的对称结构,极易钻穿到煤的微孔结构中。该溶剂对硫有极强的溶解力(100g四氯乙烯可溶解约66g元素硫)。
  
  通过以四氯乙烯为重介质,可脱除煤中的部分无机硫(FeS2);同时,由于四氯乙烯分子能钻穿到煤的微孔结构中,因此,也与煤的含硫组分(有机硫)作用,使煤中的S-C(桥型和链型)键发生断裂,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活泼硫(S6~S8)溶解到四氯乙烯溶剂中而被萃取出来。
  
  四氯乙烯萃取脱硫法的脱硫率可达30%~70%。
  
  2乙醇超临界萃取脱硫法
  
  乙醇超临界萃取脱硫法是利用乙醇作溶剂(为了提高萃取率,事先在乙醇中加入少量NaOH),在超临界(6.28×106Pa,516K)条件下萃取煤中的有机硫。由于乙醇是含有氢键的极性溶剂(碱性环境中,能增强乙醇分子中羟基氧的亲核性),因此,在上述超临界条件下,能与煤中的有机硫发生反应,而将煤中的有机硫转化为碱金属硫化物。反应机理为:
  
  CH3CH2OH+NaOH=CH3CH2ONa+H2O
  
  2CH3CH2ONa+R-SH=Na2S+CH3CH2-O-R+CH3CH2-O-R’
  
  用乙醇超临界萃取脱硫法,煤的有机硫脱硫率可达50%以上。
  
  另外,目前作为一种较先进的煤的有机硫脱硫技术——热裂解脱硫技术(脱硫率在70%以上),已经引起国内外化工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受到设备条件和反应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热裂解脱硫技术的实施,大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 上一个化学:

  • 下一个化学:

  • 电离平衡、pH、盐类水解

    5R课堂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

    氯水与淀粉KI溶液反应的研究

    高中化学苯与溴的卤代反应实验设

    “心理高原期”10个高考生8个中招

    研究称喝啤酒会在大脑产生愉悦效

    二氧化硫对不同植物的影响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粉末做“假红牛”

    化学奖的出炉:回归到粗浅的源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

    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艺术
    化学课外知识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美动物园猛虎水中嬉戏 争肉块闹
    普通自然地理[冰川]四川广元“第四纪冰川”遗迹发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北冰洋海冰融化 数万头海象上岸
    普通自然地理[名山大川]冰岛火山喷罕见蒸汽圈 似吸烟者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嫦娥”撞月坑命名为蔡伦
    [航空航天]宇宙中暗能量影响举足轻重 控制
    [航空航天]英国专家: 量子计算机10年内可
    [航空航天]“阿尔法磁谱仪2”明年升空寻找
    未解之谜
    [UFO飞碟]北宋曾发生疑似UFO事件 西京东
    [麦田怪圈]揭秘世界各地麦田怪圈视频
    [未解之谜新闻]印度男孩腹部天生长双腿和手臂
    [麦田怪圈]2010年7月26日出现的麦田圈视频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美国科学家将思想植入猴脑 成功
    [生物*医学]研究称长相较丑的人更易成功 因
    [生物*医学]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之争 看食品
    [生物*医学]超级细菌肆虐 广东密切监控治疗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要查找濒危动物的数据,应在什
    [动物趣味知识]广州市动物园园长是谁 
    [动物趣味知识]野生的野兔吃什么? 
    [动物趣味知识]俗称地老鼠的动物是什么 
    科普文章
    [化学教学教研]我国专家拟重启神农架野人科学
    [科学考古]英在澳核试验老照片曝光 辐射给
    [生命科学]研究检测到细菌细胞电尖峰信号
    [工程材料]高温耐磨涂层制备研究获新进展
    [化学实验]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
    [力学]什么是胡克定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3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